CBF委员贲圣林:正确把握金融的定位与导向,紧抓金融科技时代机遇发展

2019-05-20 15:20 51685

回顾过去近千年历史可知,现代金融起源于欧洲,且可被划分为四个时代。

2019年2月26日下午,浙江省政府举行“金融形势与改革发展”专题学习会。会上,IMI联席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联合商学院(筹)院长贲圣林教授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和难点”主题作了深入讲解。贲圣林教授首先回顾了金融的四个时代,并列举了金融的八大特性和七个认知误区。他指出,正是这些认知误区的存在,让我们有必要重新把握金融定位,将金融的重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之后贲教授着重分析了实体经济、金融和科技及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金融和科技是相互赋能的。最后,他针对浙江的基础和优势,为浙江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建议和方案。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冯省长。袁省长、各位领导,非常荣幸有机会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和难点”这个主题,跟大家进行分享和汇报。我将从追溯金融的初心与发展历史、重新认识与定位金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浙江机遇与浙江方案这四个方面具体展开,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金融初心:追本溯源


回顾过去近千年历史可知,现代金融起源于欧洲,且可被划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个阶段可称之为“威尼斯时代”。威尼斯共和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取得了海上霸权的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货物贸易,使得金币不断地积聚在威尼斯。在此背景下,理财、投资以及贸易融资的需求随之产生,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威尼斯银行便于1171年应运而生。


第二个阶段是“荷兰时代”。荷兰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全世界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以及第一家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全世界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以及第一家公共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于1609年在荷兰成立。作为一家公共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不仅服务于政府,还服务于企业。不幸的是,荷兰还发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的金融危机——郁金香泡沫。在1637年郁金香泡沫破灭之时,一株郁金香被炒到了6700荷兰盾,相当于45个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也相当于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一栋豪宅的价格。可以说,“郁金香泡沫”的破灭使得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开始逐渐走向衰弱。


第三个阶段是“英国时代”。英国通过发展殖民地,控制海上霸权,成为了当时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由此英国金融时代来临,英镑也成为了世界货币。全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在英国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也经历了1720年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使投资者和社会各阶层对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极大怀疑,并由此出现了“经济泡沫”一词。当时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股市中巨亏2万英镑(约为现在的4千万人民币左右),并感慨“我能计算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测人类的疯狂。”


第四个阶段是“美国时代”。1776年才建国的美国于1792年就在纽约签订了《梧桐树协议》,并在1863年正式成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份制的美联储是在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以后才于1913年建立的,在此之前,我曾任职的机构JP摩根起到了准中央银行的作用。而到了1929年,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也被称之为“大萧条”),此次危机不仅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奠定了二战之后美国与美元的霸主地位。


从800多年的现代金融发展历程中可以清晰看到,金融的初心可归结为批发业务和服务实体经济这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一方面,金融主要为国王/政府、大公司、大机构提供服务,可理解成为所谓的批发业务;而另一方面,金融本身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如“威尼斯时代”和“荷兰时代”都是以海上贸易为基础做的贸易融资。因此,金融的初心是非常清晰的,但一旦偏离初心就很有可能会产生金融泡沫甚至金融危机。且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一旦产生金融危机,大概率会出现经济危机,甚至引发政治危机,一个国家/政权的衰败可能由此开启。

那么,金融为什么难做?有何特殊性?与其他行业有何不一样?我这里总结罗列了8个特性。


其中,正面或中性的特性有4个:第一,金融具有可扩展性,规模可以随时被拉高。举例来说,我可以今天给你批100万信贷额度,很快又可以批10亿甚至100亿。因为它不需要所谓的物料,不需要买钢材去造生产线等。第二,金融具有预期性,即金融很多的收益和风险都是“未来的”,都是具有期货性质的。第三,金融需要遵守适当性原则,其产品与服务的对象、价格、流程、规模等等都需要适当。第四,金融具有社会性,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像金融业一样,参与性、覆盖面如此之广。


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也有4个负面的特性:第一,金融具有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性非常强,因此需要诚实的披露信息、不可带有误导性、诱导性等。第二,金融具有投机性,无论是“郁金香泡沫”还是“南海泡沫”的背后都是过分的投机。第三,金融具有逐利性。这里我想强调一点,资本相对是慢性的、长期的,而资金才是短视的、逐利的,所以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民间资本逐利”,更正确的应该是“民间资金逐利”。第四,金融具有风险性,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时代,金融的风险及传染性也会被放大。


以上金融的8大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公共属性(社会属性),它更像是一种基础设施。而在全球化、科技化不断加剧的当下,也易产生过度市场化、自由化、证券化、交易化、短期化、高频化的现象。为什么叫“炒股”?因为特别多的股民并没有去看真正的价值,没有真正的去分析基本面,只是短期投机而已。还有近几年高频交易很火,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高频化的交易对实体经济与总体社会财富是没有产生新的价值的,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没有什么好处。而也正因为金融的这些属性,决定了要做好金融其实很难。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都在传统产业,或者说制造业上颇有建树,但其金融发展与其制造业等相比就相去甚远。


2

认知金融:正本清源


第一部分我们追本溯源找到了金融的初心与历史轨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金融“正本清源”,重新认识金融。那么,金融究竟是什么?我从事金融行业将近20年,想用一张“金融大厦”图给大家做解释。

从图上可以看到:最底层是所谓的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是基石。第二层是金融基础设施,例如央行、清算系统、交易所、金融制度等。第三层则是一些重要的金融市场,从大宗商品市场,如黄金市场、石油市场,到外汇市场,再到最重要的广义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信用与债券市场,其中又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第四层涵盖了五大金融价格,即汇率、信用、利率、股票、商品价格,这些价格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利率,因为利率会影响其他所有资产的价格。第五层是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最顶层是结构性衍生品,其价格是基于金融衍生品之上的。但我觉得过多过于复杂的衍生品是需要被警惕的,近代三五十年大部分金融风险的产生都来源于金融衍生品和结构性衍生品,如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中信泰富巨亏事件等。这也引出了我们“金融大厦”中一个贯穿始终的部分——位于图最右侧的风险管理,应该可以说金融最核心的是对风险的管理、控制和定价,这是一个金融机构、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但是,人们对金融的认识是存在诸多偏差的,我这边列举了7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所以所有其他行业都以金融为中心,围绕着金融转。我认为这是狭义的,不正确的。


第二,将金融简化为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等同于股票市场,又简单等同于炒股。


第三,认为金融就等于赚钱,所以人人都想进金融行业,每个公司都想做金融。的确中国和国际的银行都比较赚钱,但如果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金融行业的估值(从市盈率、市净率的角度)并不高,特别是与科技行业相比,二者完全不是同一量级。


第四,认为大银行做大客户,小银行做小客户,其实不然。例如美国的富国银行,虽然只专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但是它是世界最著名、最大的银行之一,竞争优势显著且ROE长期领跑行业。


第五,认为普惠金融就是人人都可以做金融,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


第六,认为互联网金融等于P2P等于骗子,导致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已经被污名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社会反思。


第七,对金融业务和人才存在误解,认为世界银行就是银行,投行是做投资的。而事实上,世界银行并不算是银行,它最多做一些开发性金融;而投行主要从事的是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

正因为存在这么多的金融认识偏差,所以更需要我们重新定位金融!正如习总书记上周提到的:“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在这个基础上,我总结了两点;一是金融的定位,应该是金融“服务”业,英文叫Financial Service,强调“服务”这两个字。既然金融是服务业,那么就要分清主次,应该争做五星级“店小二”。二是金融的导向,我认为金融的导向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健康需求,我这边特意加了“健康需求”是为了强调并不是所有实体经济的需求都是正确的、阳光的或健康的,还是需要去分辨。


明确了金融的定位和初心,我们再来看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到底有什么重点难点?我想从金融的四大环节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是为谁服务?刚才我们也都说了,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投资、理财、交流等方面服务。但是全世界的金融行业貌似都有些走偏,以银行业为例,很多银行其贷款给企业的比例大概只占到百分之二三十,反而更多的资金都到了同业拆借市场等,这是否需要反思?


第二是谁来服务?这牵涉到资质的问题。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或者P2P在我国确实遇到了困境,其中我认为很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没有从一开始就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造成谁都可以来做金融的局面,这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核心就是掌握适当性原则,包括适当的对象、适当的产品、适当的规模、适当的方式、适当的风险等等,要符合社会健康的需求。


第四是怎么服务?一方面,需要科技驱动。大家都说我们有情怀,我们要做普惠金融,但是如果没有科技的助力是很难实现的。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创办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为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支持。银行做的不错,尤努斯也有情怀,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却也只能服务很小一部分人群。而我们的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因为有比较强的科技能力,短短几年就覆盖了几亿人群,金融服务范围和效率被显著提高,成本也得到了明显的下降。另一方面,需要创新驱动。我们要怎么做?我们需要守正创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好的,有些创新本质只是“投机取巧”而已,例如以短期类、高回报为诱饵,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投资理财、慈善互助等各种名义欺骗参与者制造庞氏骗局等。什么是好的创新呢?我认为好的创新就是建立在“把好方向、用好技术、分好红利、建好生态、做好布局”基础上的创新。即,有没有给社会创造财富,还是只是简单的价值转移?有没有用到技术,有没有分好技术进步的红利?红利不能仅仅让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企业单独享有;有没有建好生态?特别是金融的基础设施,包括信用环境、诚信体系建设等等;有没有做好布局和规划?我下面也会重点讲到浙江的布局。此外,目前在金融特别是金融科技领域,有三大的驱动力,分别是价值、技术和规则,其中规则或者说制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3

现代产业体系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说到现代产业体系或者说新产业,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对比。十年前,全球前十大最有价值的公司里大部分是石油化工、制造业、汽车、银行等传统产业。但是我们看一下上周五的数据,排在前十的基本上都是科技类企业。尽管最近苹果、微软的估值有所下降,但是科技类企业的估值仍然远远高于金融。现在,金融行业中唯一排进前十名的是摩根大通,而且也是其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人的业务赋予了摩根大通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深思,比如花旗、高盛这些世界闻名的银行或投资银行,市场真正认可它持续赚钱的能力吗?

那么,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十九大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我认为,实体经济是主体,科技创新是驱动力,现代金融是一种血脉,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其中,金融是贯穿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存在,也是现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

同时,我们一定要厘清金融和科技这两个翅膀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赋能的。如果没有风险投资这类创新金融服务来容错、鼓励创新,很难想象今天这么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滴灌工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金融服务、合适的产品来针对合适的产业,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比如传统的间接金融,像银行、债券这类传统的融资方式适合相对正式、传统、成熟型的企业(产业)。像中小板、新三板、创业板,则更加适合创新的企业(产业)。很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初创型企业(产业),往往适合风险投资、区域性的股权市场、天使投资之类的融资方式。而金融科技,又大大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能力。

同样,如果没有科技,金融的普惠也很难成为可能,“科技能者”也无法成为金融服务的后起之秀。上图是过去我的团队做的一个研究。左边图表展示了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都是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第5的上海确实在近二十来年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必须承认与前四个城市的差距还很大,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追赶。然而,在金融科技领域或者说新兴金融领域,是怎么样的格局呢?我的团队把全球70多个主要城市的金融科技产业、体验和生态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前30名城市。其中一线的全球性金融科技中心有7个,且中国独占四席,杭州、深圳这些以科技见长的城市反而超越了很多传统金融中心。因此,在信息化、科技化的历史趋势下,金融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直至今天已经开始从量变到了质变。


4

浙江机遇与浙江方案


具体到浙江,究竟有哪些机遇?又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就需要对浙江有一个精准并且及时的定位。四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浙江万亿级金融产业,并提出了新金融的概念;2016年底,车俊书记提出了要将钱塘江金融港湾打造成新金融创新中心;2017年底,杭州提出了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标;在去年的七月份,袁省长特别提出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基础。而最近,在经过多次讨论后,打造“新兴金融中心”被正式写入了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浙江对自身的定位很准确也很及时。

浙江有哪些基础和亮点?凭什么喊出打造浙江新兴金融中心的口号呢?首先,浙江服务实体经济的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拥有“浙江省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和“浙江省互联网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这两个重要的试点工作,而且各地市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从杭州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到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宁波的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到台州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标准化试点、到丽水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金华的中国(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等,这些试点在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给全国甚至全球贡献了诸多智慧。其次,杭州在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方面已经具备良好基础,跻身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第一梯队,这也是浙江新兴金融发展的一个亮点。


我认为浙江最重要的两个机遇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 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长三角在我们发布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排行榜中位居第一,金融科技产业、体验和生态指数分列全球第2、第1、第2,且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际级金融科技核心城市(上海、杭州)的区域,已形成上海、杭州双核引领,其他城市协同发展的金融科技健康格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推进大湾区战略,杭州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也将更好地去对接人才、科研等资源。与此同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 也会持续给杭州带来众多机遇。近期,我的团队做了一个伊斯兰金融科技的课题,研究显示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穆斯林,但71%的穆斯林没有金融服务账户,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而金融科技正好可以通过滴灌工程服务到这些碎片化、零散的地区,这也正好是金融科技、新兴金融走出去最好的途径,也是杭州的巨大机遇。


浙江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在这里提出六大“1+N”,来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浙江生态。第一,就是坚持普惠导向,推动一批普惠主体重点发展。第二,围绕核心杭州,促进一批省内城市协同联动。第三,做强浙江传统金融,特别是持牌金融的科技化、智能化,同时吸引一批优质企业来“浙”设点。第四,依托金融标准试点优势,制定一批新兴金融“浙江标准”。同时,搭建以阿里、浙大为首的高端科研平台,并且建设一批政产学研多维联盟。最后,在全球各地设立“浙江中心”,促进一批项目“走出去”与“引进来”。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全部内容。第一,金融要很好很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认清它的难点。金融相对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世界难题,而且是长期性的难题。第二,我们要突破这一难点就需要找准重点,我认为重点是正确把握金融的定位与导向。金融的定位应该是服务业,是“店小二”,而金融的导向应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健康需求。第三,要明晰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紧抓金融科技时代机遇。实体经济与现代产业的不断变化需要金融也不断地变化与创新,而且全球科技化的趋势对于浙江而言绝对是时代机遇。最后,浙江要打造新兴金融中心,其生态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是土壤是基础。


袁省长、各位领导,在现代产业和现代金融科技化、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需要科技化,需要制度化,需要监管,需要金融创新,需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


面向未来,面对新时代,我坚信浙江可以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因为世界在看中国,中国也在期待浙江智慧与浙江样本。


谢谢各位!


本文来源:IMI财经观察

5
标签: 圣林 金融 导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金融大模型引领行业革新

2024-03-29 09:55
5124

曾刚:大模型技术助力金融行业突围,资产获取、息差收窄及资本补充难题有新解

2024-03-29 09:51
5518

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春季)在北京隆重召开——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2024-03-23 09:05
115901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256781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257518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25579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