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打造领先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2009-07-14 09:261452
为配合和支持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民生银行于2006年3月成立了贸易融资评审中心,将全行以贸易融资为主的相关授信纳入到独立的评审通道,实施专业化评审。
为配合和支持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民生银行于2006年3月成立了贸易融资评审中心,将全行以贸易融资为主的相关授信纳入到独立的评审通道,实施专业化评审。
自运行以来,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心作为全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转变理念、流程再造、打造团队,其专业职能逐步得到发挥和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民生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以事业部改革为契机,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工作在进一步深化“专业评审”的同时,为加强“过程管理”,调整成立了贸易融资风险监控中心,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得以确立。
截至2008年底,共受理贸易融资类授信项目2668笔,受理金额折合人民币2908亿元。贸易融资评审中心已经成为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与同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并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一、 理念再造——适应业务定位的变化,树立科学的风险经营与管理理念
转变观念,逐步树立经营风险的理念。
为应对贸易金融业务市场及客户定位的变化,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主动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着力强化“经营与管理”风险的意识和理念。
一方面,针对贸易金融发展规划中的行业定位、客户定位及产品定位,明确和细化业务准入标准,通过市场细分,有选择地介入重点行业和目标客户,有效降低出险几率,使风险的控制目标不受经营风险区间的变化而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将评审工作的重心从风险识别逐步向风险评价过渡,从利率定价、费率定价及潜在收益要求等方面,形成收益覆盖风险的匹配原则。2008年伊始,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心就着手建立基础的风险定价机制。针对所有授信项目进行初步风险评价和定级(初步分五档),对应不同的定价原则和标准,对应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
加强与市场对接,建立有效的市场调研与沟通机制
面对客户定位向中度风险区间的转移,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有效识别和评价业务风险,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以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授信政策和调整评审标准,合理引导营销取向,有效规避授信风险。
风险中心主动与营销部门建立了沟通机制,定期与市场人员举行业务通气会,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市场人员与风险人员共同就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献计献策”。
为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总部评审还定期赴重点分部,召开项目沟通会,对上报授信进行预评估及实施现场评议。
强化专业评审,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审批效率和效果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实施专业评审,一直是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评审工作的核心目标,为此,总部评审有意识的通过实施专项评审及主审人制,相应提升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而逐步形成“专家型”评审。
针对贸易金融主推的特色业务及产品,风险管理中心在区域评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及分部特点对评审人员进行了专业分工,与营销形成对位,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一线。
二、 流程再造——适应职责定位的变化,承担起对贸易金融业务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的职能
理顺组织架构,明确职能定位
随着事业部的正式运行,贸易融资评审中心的职责定位出现了比较大的转变,从以往单一项目评审在向全方位风险管理转换。
为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避免风险管理“空置”情况的出现,在事业部内部确立了以风险监控中心为风险监控中枢,区域评审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核心,分部风险经理为风险揭示及快速反应重心的“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架构,强调一线风险经理对授信情况真实性的把握,中台评审人员专业化能力的提升,监控中心对系统性市场风险的预判。为贷前、贷中、贷后全方位风险管理的协调、制约、统一搭建了基础组织架构。
加强授信标准化建设,提高评审效率和效果
为规范业务操作,深化专业评审,总部对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调查报告及风险报告中核心内容与文本格式进行了统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业务特点,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特色业务,整理细化各类授信模版,细化授信标准,规范授信准入。
结合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及区域市场情况,针对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相对集中的重点领域或行业,撰写系列“贸易融资授信调查要点”。该系列操作指引将把总部的授信政策和评审标准融入其中,通过逐步完善、动态调整,使一线人员,能够切实把握具体营销对象,真正做到风险控制的“前移”。
三、 团队再造——提高专业评审能力,打造专业团队
充实优秀人员
评审人员数量及专业素质是影响贸易融资评审效率和评审效果的关键因素。作为全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事业部成立后,随着业务的突破性发展,上报授信项目大幅增加,为保证业务发展,总部在短时间内,通过“外引内联、职能调配”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为加强贷后管理,调整成立了风险监控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后督和风险监控。
为进一步防范和规避风险,总部统一部署,在积极敦促分部专职风险人员落位的同时,逐步对贸易融资风险经理实施资格审查和认定,建立专业人才库,打造专业团队。
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
培训工作历来是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周期性的“以干代训”与定期的“集中培训”已经成为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培训工作的常态;与此同时,为开阔视野,搭建平台,积极派人参与各专业机构组织的行业论坛(具体涉及船舶融资、钢铁行业、化纤行业、衍生产品等方面),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变化趋势。
加强与同业的广泛交流,通过借鉴先进的风险理念及操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使风险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和持续的提升。
加强考核
为切实提高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队伍建设,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陆续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工作与服务规范”,并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全面考核。
总部对事业部风险从业人员有着明确的准入标准。同时,对风险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了刚性约束,有具体考核标准,并有退出机制。如果不能满足总部要求,将责令限期改进,届时仍不符合要求,将取消其风险从业资质。
四、 强化风险对市场营销趋向的引导功能,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风险导向
风险管理既是目标,也是手段。自成立伊始,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力求发挥融资授信的杠杆作用,通过对授信资源实施统筹、良化分配,实现比例限额管理,将授信资源向重点业务倾斜,优先支持一些特色业务和产品,保证资源合理使用。
比如在2008年,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针对市场环境变化及民生银行实际,明确了重点支持的业务或产品,并在具体操作中给予落实。1)围绕企业核心资产,风险小,综合收益高;2)风险缓释类业务,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有效缓释风险,风险权重降低;3)对资产或风险资产的占用较小或为零,但收益非常可观。从2008年整体运行情况看,贸易金融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风险增值
在向经营与管理风险转变方面,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也在不断做出尝试。为有效利用授信资源,在一些贸易金融部已经具备相当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领域,强化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设计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授信的附加值,增加民生银行收益。
比如:在船舶融资方面,通过借助专业平台,实施专业管理,逐步承担起船舶出口代理及咨询顾问的角色,使船厂在相关领域的投入转投到银行,大大提高了授信业务的收益水平;在“走出去”项目方面,针对部分授信项目,在调查阶段,先行介入,参与项目论证和方案设计,提供一揽子服务,增加客户依存度,提高民生银行谈判地位,增加收益。
五、 加强贷后管理,杜绝操作风险
建立风险监控和评价体系
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对大宗商品价格、行业景气度等保持时时跟踪。2008年,针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商品或出现下行苗头的行业,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及时发布了“贸易融资风险提示”。提醒分部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要求分部加强对存量客户资金流向和经营环境变化情况的监控,建立授信退出机制;要求在非常时期,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深入进行贷前调查,提高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切实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加强对授信使用的评价
摒弃“重贷前、轻贷后”的惯性思维,通过实施授信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对贷后管理的监控。2008年伊始,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便着手建立“授信信息管理数据库”。主要包括:1)授信统计数据;2)不良授信信息;3)授信政策、制度及流程;4)行业信息等四个子库。通过统计结合抽查的方式,整理、评估授信对业务的推动及相关收益情况,根据使用情况对具体授信及时调整乃至终止使用。
加强贷后检查
自4月下旬开始,历时两个多月,总部贷后人员联同总部评审、营销及稽核人员先后对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区域的十几家分部的贷后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其中自营客户检查覆盖率超过七成。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分部限时整改,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面对当前相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总部还要求分部每月上报资产运行报告,对资产业务及贷后管理定期自查。
强化全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强化风险人员自身风险意识的同时,对营销及运营部门同样提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要求。从而在授信前端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及过滤机制,使风险控制前移,在授信投放后,仍通过结算等环节反馈的信息来关注企业经营或履约状况。
(作者单位为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
民生银行网银发力
访中国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任海龙
Minsheng's eBank boosting
Ren Hailong, chief manager of ebank department of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Ltd
文/本刊记者 刘立新 摄影/刘立新
虽然与一些新锐先锋的银行相比,中国民生银行网上银行的步子有些不紧不慢,直到2001年才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但是,网银业务一经推出,即成为民生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重头戏,客户量和交易量均稳中有升。尤其进入2008年以后,中国民生银行网银业务的精彩得到了全新的释放,企业网银客户年新增3.8万户;个人网银客户年新增110余万户,是此前历年业务发展的总和,而银行企业网银柜面交易替代率已占到三分之一,相当于150多家网点的业务量;个人网银柜面交易替代率也将达到二分之一,接近300家网点的业务量。
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任海龙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看好网银市场,并透露目前民生银行正集中力量开发新一代网上银行,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电子业务交易量占到全行交易总量四分之三的发展目标。
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网银服务
《当代金融家》:贵行网上银行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任海龙: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行实行了比较独特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因为这一机制比较灵活,你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配置你的资源。去年年初,我们以市场为主,以客户为导向,按照业务流程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把以前按照渠道设置的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管理中心三个部门重新按业务流程设置为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客户服务、业务管理等五个部门,从而使服务更加专业、高效。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完善网银功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加强风险控制,提升网银安全性,消除客户对网银安全性的顾虑;强化网银宣传和营销,扩大客户对我行网银的认知度;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周到、一流的网上银行服务,赢取客户的高度认可和持续支持。比如,去年开发的企业网银系统网上对账功能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银业务大规模的增长,而我行个人网上银行创新不断,基本上把所有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奖项都拿到了,在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代金融家》:贵行与其他银行相比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在哪些方面?
任海龙:与其他银行相比,我行网上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优良的网上银行产品和业务、强大的在线客服系统、个性化的高端客户服务和高素质的电子银行团队。主要体现在:第一,网银功能齐全。无论是个人网上银行还是企业网上银行,我行都具有齐全的服务功能。个人网上银行实现了查询、缴费、结算、贷款等7大类210个子功能,基本上涵盖了柜台除存取现金以外的全部功能。企业网上银行具有转账支付、综合理财、集团服务等10大类200余项子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全面优质的网上银行服务。第二,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多重加密、数字签名技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数字证书认证等安全防范措施,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资金安全保障体系。第三,高效便捷。我行网上银行建立在数据大集中的系统平台上,业务处理更加快捷,使客户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民生银行安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第四,个性化服务。推出了多种个性化服务,如页面风格、功能定制、提醒服务,等等。
网上银行自推出以来,一直坚持锐意进取,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业务和服务。2008年,“民生U宝”的成功推出,使网上银行服务更安全更便捷;“民生E线通在线客服”的上线运行,实现了电话服务与网络服务的互联互通、全面整合,使网上银行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成就了目前国内同业中功能最全、性能最先进的在线客服系统。
加强网银业务安全性、便捷性
《当代金融家》:网上银行目前发展过程中和贵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有哪些?贵行是如何解决的?
任海龙:客户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疑虑。针对客户的这种心态,我行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一是推出安全性能更好的网上银行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2008年,我行推出了一种新的个人网上银行产品——U宝,大大提高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U宝是网络环境下识别客户身份的智能卡设备,其形状类似于闪存(即U盘)。使用过程中,认证证书可以避免被删除、篡改、盗用,较其他网上银行产品而言安全性更高。我们还给客户免费赠送专业版的软件杀毒工具,想尽一切办法让客户端的环境更加安全,更加可靠。二是加强风险矩阵管理。建立网上银行风险动态矩阵管理体系,全面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三是建立总分行联动机制,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四是严格控制客户端操作风险。比如,加强安全防护手段,主动搜索钓鱼网站、提供在线杀毒工具;调整网上转账支付限额,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安全评测,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巩固了网上银行安全防护体系,大大增强了客户对民生网上银行的信心和信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当代金融家》:每个客户选择网上银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您觉得客户理想中的网上银行具备哪些特点?
任海龙:我个人认为,客户真正喜欢的网上银行应是融安全、高效、便捷、功能齐全、服务一流于一体的网上银行。
《当代金融家》:哪部分人群是网上银行主要的客户群?
任海龙:中青年客户。我们会加大网上银行营销力度,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使更多的客户安全放心地使用网上银行。
《当代金融家》:在强化网上银行“安全”的同时如何兼顾易用性?
任海龙:我个人认为,易用性是指客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要轻点鼠标,即可方便快捷地开通和处理银行业务,步骤简单、操作便捷、界面友好。
我行网上银行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客户可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在线开通享用个人网上银行大众版服务;浏览器证书版用户在银行网点柜台开通网上银行服务后,可获得授权码、参考号用于网上下载证书,一次性下载证书后,即可方便快捷进入网上银行;开通了U宝的用户只需将U宝插入电脑USB接口,输入U宝口令即可办理网上银行业务。除此之外,在各项服务功能的操作页面上相关的操作指南和帮助信息非常详尽,客户可随点随用。
未来目标:覆盖全行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三
《当代金融家》:你觉得网银市场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任海龙: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蓬勃发展。2006年,网上银行交易额为95万亿元,2007年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达245.8万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63.1%。尽管我国网上银行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网上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比例数还很低,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在互联网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以及网上银行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的情况下,网上银行必将成为人们享用金融服务的首选。
《当代金融家》:贵行网上银行的未来规划是什么?2009年,如何更好地发展网上银行?
任海龙:按照我行提出的五年规划,电子银行发展目标为未来业务交易量要覆盖全行交易总量的70%80%。
为打造一流的电子银行,2009年我行将采取以下措施推动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第一,做好原有网上银行系统的产品开发和优化工作,确保服务的连续性。第二,加快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和上线,建成后的网上银行将集业务交易、数字营销、客户服务、关系维护、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于一体,成为一条高效畅通、功能齐全、运行安全、成本低廉的电子化“高速公路”。第三,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风险监控和管理水平,为网上交易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第四,推进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我行网上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五,强化产品营销。第六,以追求“客户满意”为根本目标,从单一的呼入服务发展到呼入、呼出并举,主动了解客户需求,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重视投诉管理,持续优化流程,为客户提供周到、一流的电子银行服务。
自运行以来,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心作为全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转变理念、流程再造、打造团队,其专业职能逐步得到发挥和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民生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以事业部改革为契机,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工作在进一步深化“专业评审”的同时,为加强“过程管理”,调整成立了贸易融资风险监控中心,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得以确立。
截至2008年底,共受理贸易融资类授信项目2668笔,受理金额折合人民币2908亿元。贸易融资评审中心已经成为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与同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并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一、 理念再造——适应业务定位的变化,树立科学的风险经营与管理理念
转变观念,逐步树立经营风险的理念。
为应对贸易金融业务市场及客户定位的变化,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主动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着力强化“经营与管理”风险的意识和理念。
一方面,针对贸易金融发展规划中的行业定位、客户定位及产品定位,明确和细化业务准入标准,通过市场细分,有选择地介入重点行业和目标客户,有效降低出险几率,使风险的控制目标不受经营风险区间的变化而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将评审工作的重心从风险识别逐步向风险评价过渡,从利率定价、费率定价及潜在收益要求等方面,形成收益覆盖风险的匹配原则。2008年伊始,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心就着手建立基础的风险定价机制。针对所有授信项目进行初步风险评价和定级(初步分五档),对应不同的定价原则和标准,对应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
加强与市场对接,建立有效的市场调研与沟通机制
面对客户定位向中度风险区间的转移,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有效识别和评价业务风险,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以多种形式和方式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授信政策和调整评审标准,合理引导营销取向,有效规避授信风险。
风险中心主动与营销部门建立了沟通机制,定期与市场人员举行业务通气会,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市场人员与风险人员共同就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献计献策”。
为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总部评审还定期赴重点分部,召开项目沟通会,对上报授信进行预评估及实施现场评议。
强化专业评审,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审批效率和效果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实施专业评审,一直是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评审工作的核心目标,为此,总部评审有意识的通过实施专项评审及主审人制,相应提升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而逐步形成“专家型”评审。
针对贸易金融主推的特色业务及产品,风险管理中心在区域评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及分部特点对评审人员进行了专业分工,与营销形成对位,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一线。
二、 流程再造——适应职责定位的变化,承担起对贸易金融业务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的职能
理顺组织架构,明确职能定位
随着事业部的正式运行,贸易融资评审中心的职责定位出现了比较大的转变,从以往单一项目评审在向全方位风险管理转换。
为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避免风险管理“空置”情况的出现,在事业部内部确立了以风险监控中心为风险监控中枢,区域评审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核心,分部风险经理为风险揭示及快速反应重心的“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架构,强调一线风险经理对授信情况真实性的把握,中台评审人员专业化能力的提升,监控中心对系统性市场风险的预判。为贷前、贷中、贷后全方位风险管理的协调、制约、统一搭建了基础组织架构。
加强授信标准化建设,提高评审效率和效果
为规范业务操作,深化专业评审,总部对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调查报告及风险报告中核心内容与文本格式进行了统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业务特点,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特色业务,整理细化各类授信模版,细化授信标准,规范授信准入。
结合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及区域市场情况,针对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相对集中的重点领域或行业,撰写系列“贸易融资授信调查要点”。该系列操作指引将把总部的授信政策和评审标准融入其中,通过逐步完善、动态调整,使一线人员,能够切实把握具体营销对象,真正做到风险控制的“前移”。
三、 团队再造——提高专业评审能力,打造专业团队
充实优秀人员
评审人员数量及专业素质是影响贸易融资评审效率和评审效果的关键因素。作为全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事业部成立后,随着业务的突破性发展,上报授信项目大幅增加,为保证业务发展,总部在短时间内,通过“外引内联、职能调配”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为加强贷后管理,调整成立了风险监控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后督和风险监控。
为进一步防范和规避风险,总部统一部署,在积极敦促分部专职风险人员落位的同时,逐步对贸易融资风险经理实施资格审查和认定,建立专业人才库,打造专业团队。
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
培训工作历来是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周期性的“以干代训”与定期的“集中培训”已经成为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培训工作的常态;与此同时,为开阔视野,搭建平台,积极派人参与各专业机构组织的行业论坛(具体涉及船舶融资、钢铁行业、化纤行业、衍生产品等方面),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变化趋势。
加强与同业的广泛交流,通过借鉴先进的风险理念及操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使风险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和持续的提升。
加强考核
为切实提高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队伍建设,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陆续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工作与服务规范”,并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全面考核。
总部对事业部风险从业人员有着明确的准入标准。同时,对风险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了刚性约束,有具体考核标准,并有退出机制。如果不能满足总部要求,将责令限期改进,届时仍不符合要求,将取消其风险从业资质。
四、 强化风险对市场营销趋向的引导功能,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风险导向
风险管理既是目标,也是手段。自成立伊始,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力求发挥融资授信的杠杆作用,通过对授信资源实施统筹、良化分配,实现比例限额管理,将授信资源向重点业务倾斜,优先支持一些特色业务和产品,保证资源合理使用。
比如在2008年,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针对市场环境变化及民生银行实际,明确了重点支持的业务或产品,并在具体操作中给予落实。1)围绕企业核心资产,风险小,综合收益高;2)风险缓释类业务,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有效缓释风险,风险权重降低;3)对资产或风险资产的占用较小或为零,但收益非常可观。从2008年整体运行情况看,贸易金融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风险增值
在向经营与管理风险转变方面,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也在不断做出尝试。为有效利用授信资源,在一些贸易金融部已经具备相当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领域,强化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设计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授信的附加值,增加民生银行收益。
比如:在船舶融资方面,通过借助专业平台,实施专业管理,逐步承担起船舶出口代理及咨询顾问的角色,使船厂在相关领域的投入转投到银行,大大提高了授信业务的收益水平;在“走出去”项目方面,针对部分授信项目,在调查阶段,先行介入,参与项目论证和方案设计,提供一揽子服务,增加客户依存度,提高民生银行谈判地位,增加收益。
五、 加强贷后管理,杜绝操作风险
建立风险监控和评价体系
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对大宗商品价格、行业景气度等保持时时跟踪。2008年,针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商品或出现下行苗头的行业,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及时发布了“贸易融资风险提示”。提醒分部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要求分部加强对存量客户资金流向和经营环境变化情况的监控,建立授信退出机制;要求在非常时期,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深入进行贷前调查,提高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切实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加强对授信使用的评价
摒弃“重贷前、轻贷后”的惯性思维,通过实施授信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对贷后管理的监控。2008年伊始,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便着手建立“授信信息管理数据库”。主要包括:1)授信统计数据;2)不良授信信息;3)授信政策、制度及流程;4)行业信息等四个子库。通过统计结合抽查的方式,整理、评估授信对业务的推动及相关收益情况,根据使用情况对具体授信及时调整乃至终止使用。
加强贷后检查
自4月下旬开始,历时两个多月,总部贷后人员联同总部评审、营销及稽核人员先后对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区域的十几家分部的贷后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其中自营客户检查覆盖率超过七成。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分部限时整改,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面对当前相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总部还要求分部每月上报资产运行报告,对资产业务及贷后管理定期自查。
强化全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强化风险人员自身风险意识的同时,对营销及运营部门同样提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要求。从而在授信前端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及过滤机制,使风险控制前移,在授信投放后,仍通过结算等环节反馈的信息来关注企业经营或履约状况。
(作者单位为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
民生银行网银发力
访中国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任海龙
Minsheng's eBank boosting
Ren Hailong, chief manager of ebank department of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Ltd
文/本刊记者 刘立新 摄影/刘立新
虽然与一些新锐先锋的银行相比,中国民生银行网上银行的步子有些不紧不慢,直到2001年才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但是,网银业务一经推出,即成为民生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重头戏,客户量和交易量均稳中有升。尤其进入2008年以后,中国民生银行网银业务的精彩得到了全新的释放,企业网银客户年新增3.8万户;个人网银客户年新增110余万户,是此前历年业务发展的总和,而银行企业网银柜面交易替代率已占到三分之一,相当于150多家网点的业务量;个人网银柜面交易替代率也将达到二分之一,接近300家网点的业务量。
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任海龙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看好网银市场,并透露目前民生银行正集中力量开发新一代网上银行,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电子业务交易量占到全行交易总量四分之三的发展目标。
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网银服务
《当代金融家》:贵行网上银行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任海龙: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行实行了比较独特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因为这一机制比较灵活,你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配置你的资源。去年年初,我们以市场为主,以客户为导向,按照业务流程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把以前按照渠道设置的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管理中心三个部门重新按业务流程设置为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客户服务、业务管理等五个部门,从而使服务更加专业、高效。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完善网银功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加强风险控制,提升网银安全性,消除客户对网银安全性的顾虑;强化网银宣传和营销,扩大客户对我行网银的认知度;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周到、一流的网上银行服务,赢取客户的高度认可和持续支持。比如,去年开发的企业网银系统网上对账功能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银业务大规模的增长,而我行个人网上银行创新不断,基本上把所有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奖项都拿到了,在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代金融家》:贵行与其他银行相比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在哪些方面?
任海龙:与其他银行相比,我行网上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优良的网上银行产品和业务、强大的在线客服系统、个性化的高端客户服务和高素质的电子银行团队。主要体现在:第一,网银功能齐全。无论是个人网上银行还是企业网上银行,我行都具有齐全的服务功能。个人网上银行实现了查询、缴费、结算、贷款等7大类210个子功能,基本上涵盖了柜台除存取现金以外的全部功能。企业网上银行具有转账支付、综合理财、集团服务等10大类200余项子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全面优质的网上银行服务。第二,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多重加密、数字签名技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数字证书认证等安全防范措施,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资金安全保障体系。第三,高效便捷。我行网上银行建立在数据大集中的系统平台上,业务处理更加快捷,使客户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民生银行安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第四,个性化服务。推出了多种个性化服务,如页面风格、功能定制、提醒服务,等等。
网上银行自推出以来,一直坚持锐意进取,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业务和服务。2008年,“民生U宝”的成功推出,使网上银行服务更安全更便捷;“民生E线通在线客服”的上线运行,实现了电话服务与网络服务的互联互通、全面整合,使网上银行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成就了目前国内同业中功能最全、性能最先进的在线客服系统。
加强网银业务安全性、便捷性
《当代金融家》:网上银行目前发展过程中和贵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有哪些?贵行是如何解决的?
任海龙:客户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疑虑。针对客户的这种心态,我行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一是推出安全性能更好的网上银行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2008年,我行推出了一种新的个人网上银行产品——U宝,大大提高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U宝是网络环境下识别客户身份的智能卡设备,其形状类似于闪存(即U盘)。使用过程中,认证证书可以避免被删除、篡改、盗用,较其他网上银行产品而言安全性更高。我们还给客户免费赠送专业版的软件杀毒工具,想尽一切办法让客户端的环境更加安全,更加可靠。二是加强风险矩阵管理。建立网上银行风险动态矩阵管理体系,全面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三是建立总分行联动机制,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四是严格控制客户端操作风险。比如,加强安全防护手段,主动搜索钓鱼网站、提供在线杀毒工具;调整网上转账支付限额,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安全评测,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巩固了网上银行安全防护体系,大大增强了客户对民生网上银行的信心和信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当代金融家》:每个客户选择网上银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您觉得客户理想中的网上银行具备哪些特点?
任海龙:我个人认为,客户真正喜欢的网上银行应是融安全、高效、便捷、功能齐全、服务一流于一体的网上银行。
《当代金融家》:哪部分人群是网上银行主要的客户群?
任海龙:中青年客户。我们会加大网上银行营销力度,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使更多的客户安全放心地使用网上银行。
《当代金融家》:在强化网上银行“安全”的同时如何兼顾易用性?
任海龙:我个人认为,易用性是指客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要轻点鼠标,即可方便快捷地开通和处理银行业务,步骤简单、操作便捷、界面友好。
我行网上银行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客户可在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在线开通享用个人网上银行大众版服务;浏览器证书版用户在银行网点柜台开通网上银行服务后,可获得授权码、参考号用于网上下载证书,一次性下载证书后,即可方便快捷进入网上银行;开通了U宝的用户只需将U宝插入电脑USB接口,输入U宝口令即可办理网上银行业务。除此之外,在各项服务功能的操作页面上相关的操作指南和帮助信息非常详尽,客户可随点随用。
未来目标:覆盖全行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三
《当代金融家》:你觉得网银市场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任海龙: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蓬勃发展。2006年,网上银行交易额为95万亿元,2007年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达245.8万亿元,环比增幅高达163.1%。尽管我国网上银行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网上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比例数还很低,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在互联网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以及网上银行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的情况下,网上银行必将成为人们享用金融服务的首选。
《当代金融家》:贵行网上银行的未来规划是什么?2009年,如何更好地发展网上银行?
任海龙:按照我行提出的五年规划,电子银行发展目标为未来业务交易量要覆盖全行交易总量的70%80%。
为打造一流的电子银行,2009年我行将采取以下措施推动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第一,做好原有网上银行系统的产品开发和优化工作,确保服务的连续性。第二,加快新一代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和上线,建成后的网上银行将集业务交易、数字营销、客户服务、关系维护、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于一体,成为一条高效畅通、功能齐全、运行安全、成本低廉的电子化“高速公路”。第三,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风险监控和管理水平,为网上交易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第四,推进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我行网上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五,强化产品营销。第六,以追求“客户满意”为根本目标,从单一的呼入服务发展到呼入、呼出并举,主动了解客户需求,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重视投诉管理,持续优化流程,为客户提供周到、一流的电子银行服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