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国有五大行狂赚8000多亿元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巨变?

2017-10-31 23:42 6429

今日(10月31日),25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业绩稳步上扬,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普遍达到两位数以上,而股份制银行则差强人意,除招商银行外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增幅均较低。

来源:证券日报、界面新闻,万联网整理


今日(10月31日),25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业绩稳步上扬,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普遍达到两位数以上,而股份制银行则差强人意,除招商银行外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增幅均较低。


根据已披露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共有7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两位数,而华夏银行成为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唯一一家业绩下滑的银行。


7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幅达两位数


目前共有7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其中城商行占据了6席,分别为贵阳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和无锡银行。其中,贵阳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7亿元,同比增长18.13%,为所有上市银行中增速最高的银行。南京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02%;宁波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15%;常熟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5.29%;招商银行集团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78%;江苏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94%;无锡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47%。


五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达8010.55亿元,工行的“赚钱”能力依旧超群,其前9个月实现净利润2290.86亿元,同比增长2.22%。建设银行前9个月实现净利润2022.73亿元,同比增长3.91%。农业银行前9个月实现净利润1601.42亿元,同比增长3.87%。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51.35亿元,同比增长2.36%。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44.19亿元,同比增长3.50%。


除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位数以外,其他股份制银行盈利增速并不高,其中,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49亿元,同比增长7.20%;光大银行实现净利润254.80亿元,同比增长4.05%。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92亿元,增长2.97%;民生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43亿元,同比增长2.76%;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191.53亿元,同比增长2.32%;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347.38亿元,同比增长0.56%。华夏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27亿元,同比下降2.67%,该行也是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业绩下滑的银行。


而9家次新上市银行前三季度的业绩则较为稳定,除贵阳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以外,还有2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也接近两位数。此外,江阴银行终于摆脱前两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微增0.4%,但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下滑3.89%。


两银行“缩表”资产质量改善


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大多数上市银行截至三季度末的总资产较去年年末有所增长,其中贵阳银行以16.3%的增幅位列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布三季报的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两家银行出现“缩表”,这两家银行资产规模延续了前两个季度的减少态势。截至9月末,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降至5.54万亿元和5.71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各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水平普遍下降。南京银行不良贷款仅为0.86%,较去年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为所有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银行中最低的。而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2%,为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但该行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较第二季度环比减少0.03个百分点。


5家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年末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7%,下降0.4个百分点;工行不良贷款率为1.56%,下降0.06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下降0.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1%,下降0.05个百分点。


互联网时代银行的变革


马云曾说过,“银行如果不去改变,那么我们就去改变银行”。


商业银行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业务都开始被互联网所旁路甚至所替代,银行卡的支付早就被移动支付所取代,银行的存款早就流失成为互联网货币基金,而银行的贷款业务更有着名目众多的互联网信贷所替代,而商业银行本身的流程冗长、服务不足早就成为众多用户诟病的焦点,再加上商业银行长期赖以为生的对公业务利润正在不断下降,商业银行蓦然回首,自己的零售业务早就成为了互联网的天下,这个时候不再自我变革,那么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了,于是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牵手互联网巨头,开始了自己的新金融发展之路。


2017年的最近这半年多来,中国金融界与互联网界的跨界合作似乎是层出不穷:3月初,中国建设银行牵手阿里;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携手京东;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百度;6月22日,中国银行联姻腾讯;8月22日,交通银行正式与苏宁、苏宁金服缔结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五大行算是走上自己的新金融发展之路……


苏宁与交行结盟合作,正式标志着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入局互联网战场,当苏宁、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纷纷剑指互联网,一场金融科技的春秋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五大行牵手互联网巨头,剑指20万亿的供应链金融市场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受益于应收账款、商业票据以及融资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存量市场空间巨大。


虽然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较为迅速,这一特点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得到了充足的展现。我国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浪潮的带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模式。


首先,银行不再是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以往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银行玩转的圈子,受制于资金实力、金融服务牌照等方面的限制,其他主体很难成为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主体。但是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更多的企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交易资源优势以及客户资源优势,纷纷转型成为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主体。


其次,在供应链金融的链条架构上,模式由“1+1+N”变为“N+1+N”。原来的在以往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采用“ 1+1+N ”的架构模式来发展,其中“ 1 ”是银行以及核心企业,“ N ”是上下游多个企业,而银行主要是对核心企业进行授信,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更多的上下游融资企业已经可以直接与核心企业进行接触,由核心企业对上下游融资企业进行授信。而核心企业既可以利用自身资金,也可以通过外部融资补充资金,这样就使得链条构架变为“ N+I+N ”,而且更加凸显核心企业的作用。


再次,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从线下向线上迁徙。以前主要是一种线下的方式来进行。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普及与强化,供应链金融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已经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提供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和融资的成本,提高融资以及整个供应链交易的效率。


最后,互联网和大数据使得供应链金融覆盖众多小企业成为可能。


不难看出,虽然我国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浪潮的带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模式。银行不再是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核心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银行仍扮演着对核心企业进行授信的重要作用,是核心企业外部融资补充资金的坚实后盾。


苏宁、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商业巨头正扮演着核心企业的角色,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地位显著。而五大行牵手苏宁、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商业巨头,是五大行布局供应链金融、掘金20万亿的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策略。


商业银行、互联网商业巨头同台竞技,新金融战场大战一触即发


在过去互联网金融异常火爆,而取代互联网金融的则是金融科技,随着身份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智能投顾、量化投资、金融云、区块链、数字货币等科技技术的全面进军金融领域,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而这轮商业银行巨头牵手互联网企业的大战略,正是一次金融科技会战的开始,未来商业银行争夺的主战场将不再是企业信贷、存款等传统市场,基于互联网的全新应用领域,正在成为被开辟出来的全新战场,这场从线上到线下的全面战火已经被燃起,当所有巨头都入局的时候,一场大战基本上是一触即发,而这些战场究竟在哪里呢?


一是核心用户的主要争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机构最大的合作出发点就是金融业中的零售金融领域,这种面向C端的业务,互联网机构有着远超过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用户触达能力,商业银行真正希望能够通过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让用户演化成为自己的用户。在用户引流的同时,身份识别认证、智能获客、交叉销售、智能征信体系构建将会成为最核心的焦点。如今,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已经不再是高科技,更不是新鲜事,所以通过互联网机构的合作大大改进原先的服务将会成为商业银行获客的利器。对于互联网机构而言,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在自己的体系中引入金融资源、客户信息等核心资源,通过刻画用户的金融需求,准确的描摹用户的整体特征,乃至于实现产品与用户的高精度匹配,这个过程都是商业银行与互联网机构愿意看到的,商业银行为了获客,互联网机构为了盈利,合作共赢,争夺用户将会成为第一战场。


二是金融科技场景的争夺。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中,其场景往往是极为固定的银行网点,这个在消费者没有觉醒的前互联网时代逼迫消费者进入银行办业务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早就无处不在了,消费者也就不会再愿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排队的过程当中。于是,商业银行原先的业务场景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而互联网机构,尤其是实现O2O布局的互联网机构,比如说这次从线下实体商超转型为O2O互联网商超的苏宁就是非常良好的金融科技场景载体,不仅在线上拥有着其互联网电商平台,在线下更有着明确的消费场景,这也就是为什么交行在反复强调苏宁智慧零售的原因。因为,通过这种智慧零售或者新零售,可以有效地将商业银行的金融触角触及到消费的前沿。更能够在银行卡、支付、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等等全渠道实现业务的合作,最终实现对现有场景与全新科技场景的争夺。


三是金融投资的大战。除了基础的客户和场景之外,对于互联网机构与商业银行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瞄准了金融投资的巨大市场,在这方面有着互联网机构提供的用户行为数据,更有着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数据,通过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等等金融科技手段,可以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技术深度进入金融市场,乃至于进入投资市场,在复杂的投资上,大数据往往能够提前预知甚至预防风险的产生,智能投顾可以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出投资者的喜好,量化投资则可以快速的实现投资交易,这样对于参与各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潜在收入来源,再加上所有的消费者和用户都有着一个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谁能最先抢占用户的心智,则更有可能在这场大战中胜出。


全新的金融大战即将开幕,而如今各大主要商业银行和互联网机构也都进入场地,毋庸置疑的是一个全新的金融战国时代已经到来!从目前25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披露情况来看,似乎已经取得不错的战果,至于谁能在这场大战中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9
标签: 多亿 国有 背后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3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57306.1亿元

2024-01-31 14:04
152364

国务院: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2024-01-15 11:57
28876

金隅集团:子公司28.97亿元竞得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2023-12-06 11:29
146067

华润集团成功举办2023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大会

2023-11-16 14:08
136758

国务院: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

2023-11-07 13:29
15765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