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将迎拐点 全球各大央行如何应对?

2017-04-02 23:36 60292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雷曼公司破产后至2014年11月的同步大宽松时期,全球主要央行实行零利率和多轮QE;第二阶段是2014年11月至今的货币政策分化期,

来源:中金网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雷曼公司破产后至2014年11月的同步大宽松时期,全球主要央行实行零利率和多轮QE;第二阶段是2014年11月至今的货币政策分化期,美国退出QE并启动加息周期,日本、欧洲央行实行负利率和加大QE力度。而发展到目前,这种货币政策分化期将终结,正在进入同步收紧的新阶段,支撑全球货币政策拐点来临。


  在在3月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实施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本轮政策周期已经接近尾声。”周小川指出,不仅是美联储已经进行的多次加息,还包括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拐点来临。


  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表示,美联储加息后,各国汇率相对美元强弱不一,而多数国家采用浮动外汇利率,因此各国央行应根据经济情况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那么全球各国央行对于加息及货币政策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欧洲央行:短期不加息 通胀达标就加息


  欧银表示,短期内不会收紧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称,应做好改变其货币政策的准备,原因是通胀数据已经开始接近目标:“我们应该为改变政策做好准备;一旦数据稳定下来,表明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朝向物价稳定目标的道路,那么到那时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加息良好准备。”


  通胀对于欧洲央行制定其货币政策而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这项指标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已经有所改善,但仍旧低于该行的目标水平。欧央行于6月份召开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届时通胀数据有望改善。


  英国央行:不加息+维稳利率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弗利葛表示,通胀率上升不意味着要加息,当前薪资水平和消费者支出最终放缓,央行加息令经济降温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几年风险还将继续,货币政策不应因此停止。


  2016年8月英国央行降息至纪录低点,以防经济受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拖累,但去年英镑大跌20%已带动通胀向央行2%的目标回升。现在是时候重新校准货币政策对英国经济支持了。


  澳联储:保持宽松不加息+谨防地产过热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之美国总统特朗普新政或给澳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澳联储可能不会紧跟美联储加息步伐,最早也将等到2019年调整货币政策。


  不过,联储一直对本地房产市场过热和置业者信贷风险表现出担忧,若银行不能及时收紧住房借贷标准,或将会出台新的措施。因此,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在一定情况下加息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负利率持续谨慎撤回宽松


  2017日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将满一周年,外界预期日本央行最终将开始撤回极宽松的货币政策,最早可能在今年。但近期以来,日元受到了多项利好的提振持续升值。预计未来将上升至2%,预计2018年的薪资升幅可能低于今年。


  日本的通胀率持续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稍为缓慢。因此日本央行对通胀的前景更为谨慎,通胀2%的目标仍旧存在一定距离,所以借助货币宽松政策是合适的。


  中国央行:结构性加息+稳汇率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也称:“就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货币政策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走向紧缩是其合理状态。具体来看,在货币供应规模上要保持总量的适度与稳定,同时不断优化资金投向的结构,重视服务实体经济。”


  最新调查显示,在央行1月上调MLF利率,2月上调逆回购利率之后,54%网友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中国或可采用经济L型下周期复苏的结构性加息。全面加息既不必要,也不存在稳固的基础。人民币汇率2017年不会再像过去两年一样大幅贬值。前期扭曲已基本释放,加之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稳汇率是中美大国外交的需要,稳汇率是保外储的内在要求。


  韩国央行:缓步升息保持宽松


  截至3月24日为止股市及债市呈现净流入,韩国央行表示:美联储升息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伤害,但若缓步升息其影响将有限,因此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因经济增长缓慢且通胀压力温和。


  印度央行:“宽松”转为“中性”


  印度央行最新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将货币政策立场从先前的“宽松”转变为“中性”,这是该行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改变货币政策立场。货币政策立场转变主要是因为诸多迹象表明“废钞令”已对印度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印度央行预计印度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区间为4%-4.5%,下半年通胀区间为4.5%-5%。分析人士表示,印度央行政策立场转变成为结束宽松周期的信号,该国的资本外流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加拿大央行:考虑过上调通胀目标以便未来降息,但相对于利率政策,非常规货币政策也是重要途径。


  俄罗斯央行:3月24日宣布关键利率降低至9.75%,通胀预期继续下降,2月份CPI年率降至4.6%。分析称未来会进一步降低利率。


  巴西央行:2月连续第二次降息75个基点,货币政策声明看有继续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但并未暗示会加快降息的步伐。


  新加坡央行:最近新元汇率的走势强劲,似乎反映市场把4月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考虑在内。


  菲律宾央行:外汇市场仍然受到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政策的影响。



5
标签: 拐点 货币政策 全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4-05-16 14:45
95082

陆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创新空间

2023-10-16 13:44
20466

央行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

2023-04-06 15:51
78366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2022-12-17 15:13
3604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相对稳定

2022-11-22 11:43
4891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2-11-17 12:10
2781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