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现货交易 破解大宗商品行业监管难题
“内幕交易、窜改数据、监管盲区、仓单重复质押、信息不公开等不规范问题,都可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推广得到很好的解决。”马俊对区块链技术与大宗商品的结合应用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鹿头社2016年12月23日讯】
12月15-16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区块链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等前沿话题再次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而近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推广,已有不少区块链应用项目落地,越来越多的行业正谋求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运用。大宗商品现货行业,由于快速发展,目前信息不对称、交易过程监管、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越发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掣肘,寄希望将区块链技术应用至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以促进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区块链是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万精油”?业内人士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与大宗商品行业的结合应用?近日,记者采访了东银商品交易中心总裁马俊。
马俊告诉记者,区块链技术在与金融服务领域进行务实合作中,要通过“链接”使加密数字资产跟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创新、线上线下实体、以及各类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支撑技术,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研究和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模式和交易系统,将大幅减少可疑交易,降低监管成本,促进市场透明化和监管的便捷性,降低大宗商品交易过程风险,规范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话语权。
“内幕交易、窜改数据、监管盲区、仓单重复质押、信息不公开等不规范问题,都可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推广得到很好的解决。”马俊对区块链技术与大宗商品的结合应用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首先,是可以增加市场互信,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买卖双方为避免权益遭受损失,在很多时候需要交易信息保密,但另一方面,市场监管机构却需要确保双方的交易合法合规真实可信。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多副本共同记账”特性,可以通过多方见证,确保交易的真实和准确。同时,数据秘钥的存在,又可以保证交易双方交易信息的私密性,或仅向有关监管部门适度公开必要信息,从而双向实现市场增信的目的。
其次,从仓储物流环节的准确性来讲,市场一向担心的交易标的物在仓储物流环节中的真实性问题,就可以通过在大宗商品交易的仓单登记系统里引入区块链技术得到妥善的解决:对商品和仓单进行数字化的一一对应,可以有效确保标的物商品和仓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交易过程中因为仓储物流环节的错漏而出现交易风险。此外,在网络安全方面,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和共识机制也减少了受到黑客攻击、服务器宕机等系统风险。
第三,在交易支付过程中,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系统、去中介化、不可篡改、安全加密等优点,这种无需信任的点到点模型,意味着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和信任中介的必要性降低,将削弱传统商业银行在交收交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流程,同时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区块链技术能实现机构间的直接交易而大幅降低成本。以跨境支付为例,在传统支付模式下,需要两三天的处理时间,而区块链采用点对点的支付方式 只需要几秒至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交易效率将大幅提高,将大幅节约交收时间与其它成本。
此外,对于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的参与企业和监管部门而言,区块链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也可以提高交易和监管效率。区块链可保存监管记录和审计痕迹,为监管、审计等提供便利,并能有效控制欺诈、人工输入错误等操作风险。数据由系统自行见证记录,无需数据采集,无需企业上报,在免去监管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源的准确性。这有助于市场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形成良性合作关系,在增进双方互信的同时令市场更加高效地运行。
最后,马俊表示,目前也正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并结合首创的DEF服务模式,提供全程供应链交易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一个中心,四个服务平台”,提高现货交易过程的安全性、透明性以及便捷性。东银作为一家现货交易所,从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立足现货交易,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共建共享,致力于促进我国现货商品交易流通和实体经济产业创新升级,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话语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