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僵尸企业背后的大佬?!
一边趴在A股市场持续融资,一边每年从政府手中获得大量的补助,“僵尸企业”目前不仅制造过剩产能,也占用信贷资源、给资本市场累计了不少风险。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周刊,凤凰网
一边趴在A股市场持续融资,一边每年从政府手中获得大量的补助,“僵尸企业”目前不仅制造过剩产能,也占用信贷资源、给资本市场累计了不少风险。今日,官媒《经济参考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痛批,指出A股已经有265家上市公司沦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僵尸企业”,其负债率高企,存货金额不断上升,挤占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
据统计,从负债水平来看,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上述265家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8.65%。然而这些企业依旧靠举债维持生存,连续多年通过政府补贴、保壳等种种手段“赖在”A股市场不走,持续享受融资便利。自2012年以来,上述265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进行了增发募资,合计募集资金达到3281.35亿元,获得政府补贴426.52亿元。
“僵尸企业”背后也隐藏了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的隐患。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
然而,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大量的“抽血”之后,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并没有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以首钢股份为例,2014年,首钢股份合计募集资金99.65亿元,但从净利润指标来看,2014年,首钢股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4万元,2015年前三季度,则亏损了5.67亿元。
近日,随着2015年年报披露高峰期的来临,众多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正在绞尽脑汁的进行“保壳大战”。公开资料显示,为了避免被退市的命运,目前A股多家ST类公司正在筹划资产重组。其中,一些濒临退市的公司已收到了大额政府补助资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称,A股“僵尸”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水泥等重资产行业,连年亏损且面临去库存压力,维持其正常运行需要很大的现金流,能够存活至今主要依靠政府之手托住。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认为,政府之手不退出,“僵尸上市公司”就不能高效退市,这无疑是在误导投资者,怂恿投机赌博,扭曲股价信号,污染A股市场,并使得股票市场扭曲资源配置功能。
什么是僵尸企业?
什么是“僵尸企业”?按照牛津大辞典的解释,zombie这个单词来源于西非刚果的方言,意思是“被某种巫术复活的尸体”。简单来说,“僵尸企业”就是那些早就该关门,但却因为某些原因活下来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效率低下,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即使卖掉全部家当也还不起债的地步。但是,在政府或者银行这些“巫师”的帮助下,这些本该死掉的企业反而活了下来。
A股市场上这类“僵尸企业”并不少见。专家给出的量化指标是,“那些扣除非经常损益后每股收益(下称”扣非后每股收益“)连续3年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可以称为标准的”僵尸企业“。这类上市公司长期微利、亏损,但是运用各种手段逃避退市 ,占据着宝贵的上市资源。
中国哪里的僵尸企业最多?
“经济大省的‘僵尸企业’数量应该是最多的,尤其是表现在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上。”工信部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称,“僵尸企业”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近年来经济发展越好的地方,去产能的问题可能就越突出。
传统工业制造行业、商贸服务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行业,因而“僵尸企业”相对较多;广东、天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僵尸企业”遗留较多,是因为这些行业和地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但由于当时政策不配套、改制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出现较多“僵尸企业”。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僵尸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比如,据甘肃省官方初步统计,目前该省有113户特困工业企业,负债共计15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6.4%。而青海省召开的相关会议显示,该省省属国有企业目前有17户困难企业面临扭亏脱困的发展难题。
但数量跟比例都不足以说明清理“僵尸企业”的任务轻重。
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重庆等省市,工业基础好,转型升级快,压力并不大。真正包袱较重的还是那些老工业、资源型省份,比如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山西,等等。
哪里的僵尸企业最难啃?
“大僵尸”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中。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近300家“僵尸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这些“僵尸”上市公司中,包括近200家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
这些“大僵尸”所处的行业、地域,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该行业、该地域大战“僵尸”的成败。
钢铁业首当其冲。近300家产能过剩上市公司中,包括山东钢铁、杭钢股份、华菱钢铁等11家钢企。
中国联合钢铁网样本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2月底,仅包钢股份、凌钢股份、重庆钢铁、抚顺特钢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合计获得各类政府补贴、补助及贴息总计29.2亿。这些钢铁企业活下来,靠的是政府输血。动辄几万几十万人的企业,大小子公司数以百计,一旦口粮断供,偌大的“僵尸”倒下,其影响不言而喻。
煤炭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煤炭上市公司中,虽比钢铁企业总体底子要厚,但“僵尸化”趋势加重。近日,陕西煤业、云煤能源、大同煤业和中煤能源相继发布年报,2015年四家企业加起来预计净亏80亿元左右,只好纷纷变卖产业,断臂求生。
此外,福建水泥等水泥股、中国铝业等有色股;岳阳林纸等造纸股、云维股份等石化股;中国船舶等船舶股,这些过剩行业里的A股“大僵尸”,都面临着“动一发牵全身”的处置难题。
一颗老鼠屎怎么坏了一锅粥?
(1)实际经营中,企业并不会经常改变价格,而是会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来调整产量。为了灵活应对价格变化,企业就会预留出多余的生产能力。
但是,有些多余产能并不是因经营需要而出现的,这部分多余产能就成了过剩产能。
一般而言,行业的产能水平总是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正常情况下,首先被淘汰掉的产能就是那些落后产能,对应的企业自然就会倒闭。随着落后企业不断倒闭,行业产能会逐渐减少,直到行业产能与市场需求再次匹配为止。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去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存在会打断去产能过程。在市场需求减少时,这些效率较低的企业却没有被淘汰。本该减少的产能却没有减少,自然就成为了多余产能。
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表明,“僵尸企业”比正常企业更愿意增加员工数量,个别“僵尸企业”甚至还不断增加投资,而且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这会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产能过剩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会压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严重的产能过剩,就会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生产率不提高的情况下,成本很难降低,此时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利润被挤压。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就变成了“剩者为王”——活下来就是胜利。
(2)“僵尸企业”和差学生一样,直接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效率水平。“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效率低下,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即使卖掉全部家当也还不起债的地步”。
但是,“僵尸企业”的危害可不止如此。就好像差生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睡觉,而是在不停地讲小话、嗑瓜子、甚至打闹嬉戏,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老师上课的心情和效率,好学生想好好听课也难。
照这样下去,好学生想学也学不好,全班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差学生对班级的危害就不再是“拉低了平均分”这么简单,生气的班主任会说:“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发展时,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毁灭”。在他看来,经济发展靠的是不断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有代价的。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都要被淘汰掉。
如果始终存在“僵尸企业”呢?即使它们已经资不抵债,但仍然不会被淘汰出局。旧的不去,新的何来?“僵尸企业”的存在制约了新兴企业的崛起。
(3)终极危害:劣胜优汰
在研究日本制造业和建筑业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1996-1997年间,相比于活下来的企业,选择退出的企业反而生产率更高一些。不仅如此,那些新进入的企业在生产率方面竟然比现有的企业要低!这完全违背了“优胜劣汰”的法则。
其实,要解释这个现象并不困难。
可以想象,如果班级里的差生过于嚣张,不仅自己不学习,上课捣乱,还结成了学校里的“黑社会”,专门欺负好学生,那么好学生就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选择调班或者转校。于是,就出现了差学生没有被开除,反而把好学生挤走的情况。
“僵尸企业”之所以能够挤垮好的企业,是因为它们更能承受亏损。在最寒冷的经济冬天,可能会出现全行业亏损。好的企业经此磨难,可能会选择壮士断腕。“僵尸企业”可不管这些,它们通过源源不断的银行贷款,获得了巨大的耐亏损能力。
好企业不断退出,就意味着银行的优质客户逐渐减少。这样,银行就只能把更多的钱投向“僵尸企业”。
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僵尸企业”拿到钱——好的企业被淘汰——银行没有好的项目——“僵尸企业”拿到更多的钱。最终,“僵尸企业”大行其道,银行反而成为了“僵尸企业”的附庸,银行成了僵尸银行。整个经济一蹶不振,陷入长期衰退。
一开始,是一颗老鼠屎。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姑息纵容,等到一夜醒来,你会发现锅里变成了热气腾腾的一锅老鼠屎。
谁不想让僵尸企业死掉? (1)首先是银行。 第一个问题是,在放贷前,银行知道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吗? 关于企业的真实情况,银行有完善的企业征信记录,他们对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都很清楚。所以,应该说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从账面上来看,这些企业确实出了问题,有的盈利下滑的很明显,还有的甚至已经资不抵债了。给这样的企业的继续放贷,不怕收不回来吗?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你得知道,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是企业的负债,但同时也是银行的资产。假如银行给一家企业发了一笔贷款,一旦这家企业出了问题,那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还款能力出了问题,之前给这家企业的贷款就要被当成不良贷款。 按照规定,每一笔不良贷款都需要银行拿出一部分钱作为风险准备金,而且这笔钱只能从银行自己的腰包里出。这样一来,银行的自有资本就会减少,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有时候,一笔严重的不良贷款就有可能把银行整个季度利润给吞掉。再大一些的不良贷款,搞不好直接就把银行拖垮了。 所以银行很怕不良贷款。在企业刚遇到困难的时候,银行可能会更愿意给企业提供一笔资金,指望输了血,企业就能痊愈,或者,至少能保住命。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银行贷款可以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一般来说,只要企业能正常还本付息,这笔贷款就算是正常贷款。如果企业出现财务波动,银行会把它列为关注类,但还不算不良贷款。 所以,所谓的巫术,不过是银行看到企业到了悬崖边上,伸手“拉兄弟一把”。帮兄弟也就是帮自己,要是银行真的放任不管,最终可能会和企业同归于尽。 但无论怎么说,该有的损失迟早要有啊。这么滚雪球式的放贷,是不是把损失越做越大了?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雪球已经滚得很大了。对于某些银行的地区分行来说,那些地区性大企业一旦垮掉,就会连累整个分行。 就好比你摔个跟头比较疼,但要是从10楼摔下去就不是疼不疼的问题了。所以,只能是先扛着,等待出现其他的转机。 (2)地方政府 WIND的数据显示,2012-2014年,276家上市企业中获得政府补助合计高达362亿元。据媒体报道,某地方国企所在的当地政府,直接问亏损了多少?今年亏19个亿,给你20个亿。还有一些地方则逐月补贴,一家地方国企,“一个月地方政府补贴一个多亿。” 一些地方官员仍然对以“放手”为重要特征的国企改革感到不适应。 某煤炭集团一位高管介绍,前些年煤炭效益好时,省里从集团拿走十几个亿用于公路建设,现在煤炭行业不景气,只能靠向省里借钱发工资。可见改革推了很多年,有的国企反而与政府绑得更紧了。 破产了,对就业和社会稳定也是一大影响。 一家处于产能过剩、竞争惨烈、优胜劣汰的央企的员工曾这样说,停不停产是一个很事关重大的问题,自己所在的公司一旦全部停产,直接影响的人群将达10万。 “除我们公司之外,业务相关的几个下游企业以及为我们供电和供气的企业都会受影响,这些企业的员工及其家属估计在10万人左右。这还不包括间接做生意的。”王明说,“10万人生活没有着落,这可是个大事。”
如何才能清除僵尸企业?
银行的责任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银行用何种方法掩盖了不良贷款,解决银行输血的问题。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是银行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决定了银行的贷款是否合理。
如果银行要给“僵尸企业”持续提供贷款,那就要让这些贷款对应的投资项目看起来不错,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高估抵押品的价值和项目未来的盈利水平,并配合使用较低的折现率。同时,银行还会故意忽略企业经营中已经出现的风险,如拖欠的经营账款等。这种现象普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因此,要是想让银行不再为“僵尸企业”输血,就要让不良贷款显性化,也就是对不良贷款的价值进行重估。
日本当年采取的重估方法是现金流贴现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项目在未来时期内可能产生的所有收益,根据一定的比率,折算成当前的价值,这个比率叫做折旧率。折旧率是用现金流贴现方法进行资产重估的关键因素,折旧率越低,收益的现值就越高。
银行之所以愿意帮助”僵尸企业”,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不良贷款出现损失。因此,要消除银行支持”僵尸企业”的动机,就要消除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担忧。应对不良贷款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银行靠盈利逐渐化解不良贷款,二是银行把不良贷款卖给其他人。第一种思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往往难以实行。
实践中,主要选择第二种方法,即银行把不良资产卖给第三方,由第三方负责处理不良资产。面对“僵尸企业”带来的不良资产,日本当年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直接把不良资产卖出去。但是,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不会跟之前放出去的贷款金额相等。
企业断腕自救
2001年日本“僵尸企业”占比为30%,到了2004年已经下降到不足10%。但是,让他们惊讶的是,只有少数“僵尸企业”走向了倒闭,多数的“僵尸企业”反而恢复了正常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企业自救主要指实质性的企业重组。在日本,企业重组有三大法宝:裁员、卖厂、减分红。其中,裁员就是减少员工人数,卖厂就是出售固定资产,减分红就是减少高层管理人员的分红。事实表明,减少员工人数和出售固定资产确实有助于企业恢复正常。
裁员和卖厂确实有助于企业恢复正常,研究还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会显著增加企业恢复正常的机会。因此,总的来说,减少成本比鼓励创新更有助于“僵尸企业”恢复正常。但是,减少高层管理人员的分红对“僵尸企业”的恢复却有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同时,不能低估宏观经济环境好转对“僵尸企业”恢复正常的影响。
2002-2004年间,日本“僵尸企业”大量减少,这段时间正值全球经济环境回暖,外部环境好转对”僵尸企业”的恢复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由此看来,日本“僵尸企业”恢复正常的过程,实是拜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之所赐。
解决“僵尸企业”问题要靠银行、企业、政府三方通力合作。明确了银行和企业要做的事,最后说一下政府的角色,简言之就是两点:注资和监管。
所谓注资,就是在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之后,政府为这些银行注入一定规模的资本金。
政府给银行注资主要有两层用意,一是避免损失过大造成大范围的银行倒闭,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体系出现问题。二是避免银行因为资本金减少而收缩贷款,进而引发信贷萎缩。
政府补贴能救”僵尸企业”吗?
政府注资不能简单理解为在替别人的错误买单。很多情况下,政府为应对危机花费的资金并没有那么多,在有些项目上政府的注资甚至是赚钱的。根据测算,1998-2004年间日本政府用于应对衰退所付出的成本大约为11.5万亿日元,约为2008年日本GDP的2.32%。
但是,政府注资也会引发新的问题。其一,政府注资有可能带来道德风险。其二,可能催生一批僵尸银行。当这些银行完全靠着政府才能活着,政府又不敢让他们倒闭的时候,僵尸企业问题就进化成了僵尸银行问题。
因此,为了配合注资,政府还要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减少注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合理的监管体系下,银行给僵尸银行提供贷款的动机会减弱,甚至还会选择主动坦白,暴露不良贷款。
但上述机制只是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更有价值的是日本经验。
此前提到的统一再贴现率计算框架,就是日本加强银行监管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日本还规定,对于大幅偏离健全化计划的银行,政府有权要求该银行进行业务整改。
最后总结一下日本面对生化危机时的通关攻略:首先,银行要在剥离不良资产的同时,进行资产价值重估。其次,企业要大力实施重组,减少冗余投入。最后,政府要果断出手,及时注资,并强化金融监管。正是靠着银行、企业和政府三方的通力合作,日本才能最终摆脱生化危机的泥潭。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周刊,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