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新市场新问题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既服务于实体经济又依托于实体经济,并伴随经济模式的转型而改变。在2003年到2013年的"黄金十年"中,银行借力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红利,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完善了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对应的经营方式。
来源:证券时报
然而伴随产业经济、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的发展,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矛盾。
当前,支持银行过往发展的各项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对银行的要素效率提升、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经济红利减弱。整体经济增速趋于放缓,实体经济景气程度降低;持续多年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遭遇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的瓶颈,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二 制度红利消失。在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完成股改上市之后,基于公司治理的制度创新所带来的主体动能基本释放完毕。随着民营银行获批速度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逐渐放开,原有的牌照红利不复存在。
三 成本优势不再。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商业银行过往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面临瓦解,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固定资产、系统开发等其他成本刚性上升,成本端面临系统性压力。
传统模式的终结,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自身的"产能出清"。在商业银行原有的需求侧被动经营模式下,来自需求侧的产能过剩、债务过剩必然导致低效资产过剩,这就要求银行加快调整,及时出清。同时,要有效降低成本。在利润增长趋缓的前提下,向成本管理要效益成为必然选择。再者,是效率提升和模式改变。跟随战略和简单模仿将失去空间,商业银行将难以通过更多的制度红利和后发优势带来管理效率上的再提升。
一 产业经济的变化。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产业链分工面临调整,新的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点尚待形成。建立在过往全球分工和资源禀赋下,以扩张产能为主要动力的投资拉动型、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将逐步被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全生产要素效率提升所带来的新消费拉动型经济模式取代。产业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导向、金融模式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性金融市场格局日渐形成。民间金融、产业资本、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跨界竞争正在加剧形成新的金融生态体系,银行一方面需要搭建新的竞合关系,探索新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深度介入产业链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找与产业发展契合的增长点。
三 技术创新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变了金融的渠道和工具。"中国制造2025"与信息化融合、国家信息化等发展规划的紧密实施,以工业4.0、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客户的商业模式、发展模式、金融需求都将发生持续而深刻的变革。
一 理念和文化滞后。大部分商业银行还对"规模情结"、"速度情结"难以割舍,对客户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傲慢,对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的重视不足,对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的社会革命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平等、协作的精神还尚未融入。
二 战略和管理滞后。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同质化严重,同时对既定战略缺乏定力,对战略执行缺乏科学支撑体系,管理较为粗放,效率不高。
三 产品和服务滞后。产品体系落后于市场需求,以产品为导向的内部分割管理严重,对于客户服务的协同效应不足;对于客户的需求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根据行业特性、企业特点设计专业服务方案的能力。在综合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还略显滞后。
四 组织和体制滞后。多数银行仍停留在以前台关系型营销为主导的阶段,缺乏有力的客户引导、业务规划和支持。庞大的资产规模、员工数量和分支机构使得银行组织效率相对低下,对经营活力存在较大的压抑和束缚。
五 创新和升级滞后。传统商业银行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较低,内部创新动力普遍不足。此外,受传统流程和风险管理限制,产品迭代升级的周期缓慢,与客户需求的升级速度形成了鲜明反差。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银行经营模式渐趋式微,新的增长动力和商业模式正在孕育,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也为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转型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也为银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