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商业保理前景广阔
“2012年以前,我国的保理行业一直以银行为主导。2012年6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从此商业保理市场发展迅速,进入商业保理行业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周康表示,商业保理公司属于类金融企业,归属商务部管理。近年国家政策扶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民耕资产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他们也正在抓紧布局类资产证券化+保理的创新金融产品市场,深耕类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管理、保理融资服务及应收账款管理、融资租赁服务等金融业务。
周康表示,2012年,国家对于商业保理相关政策放开后,注册进入保理行业已经没有太多门槛限制。未来3-5年,商业保理有望迎来更大发展。
据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估计,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在2012年底就超过了20万亿。目前国内应收账款数额将放大更多。
在国际贸易或者国内贸易中,赊销已经成为一种主流交易方式,80%以上企业都赊账经营。产生的大量的应收账款,也希望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而民间资本充裕,但是存在着投资难,中间缺少创新的金融服务,把两者对接起来。保理业务放开之后,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所谓保理,是保付代理的简称,保理业务是基于企业交易过程中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由商业保理公司或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坏账担保等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信用服务。这种服务形式在实践中已经更多获得企业认可。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保理市场。其背后的驱动力主要包括贸易活动中赊销方式的普遍采用、银行更积极地参与、商业保理的加速发展以及法律和监管环境的改善。
周康分析,2016年商业保理行业中会有更多竞争对手和更多合作伙伴进入。大家会在一个甚至多个焦点去合作或者竞争。对接资产端比较稳定,但是对接融资端,由于保理公司还没有办法与银行形成无缝或者顺畅的对接,低成本资金接入还是有一定难度。通过产品形式投放到一二级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形式投放到二级市场,通过获取与网贷平台结合,投放到P2P市场,这些都有赖于形成更科学的商业模式。
在周康看来,目前商业保理行业的门槛很低,已经跟一般企业注册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对于业务开展而言,则是有相当难度。所以保理公司虽然数量增加很多,有了很大的跨跃,但是业务若想快速覆盖整个市场,则有相对的难度。其瓶颈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行业标准建立,二是低成本资金获取,三是解决人才缺失问题。
“商业保理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都在试水,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对于行业标准的呼唤与探讨从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未来肯定会有前端的企业站出来,成为行业龙头,来引导和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推出更成熟的风控和业务模式。未来整个市场会更规范,会盘活更多资产,形成更多利润。”周康表示。
一边是有实力的企业不断进入到商业保理行业,一边是已经注册做商业保理业务的企业,正忙于增资。
周康说,很多保理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纷纷追加资本金。这跟业务需求相关,也是保理公司的瓶颈所在。保理公司要释放资金的流动性,获得低成本资金,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但是目前保理公司对接银行还比较困难。
商业保理行业在政策导向上,已经很开放,市场需求也要求这个行业开放。目前虽然注册门槛不是太高,但是这个行业有天然技术性要求。尤其人才缺失,是这个行业的又一大瓶颈。
周康说,技术性要求和门槛是指,应收账款融资,是基于两家企业的交易,涉及到订单和票据真实性确认、应收账款确权,以及底层资产真实性确认,还涉及到投后风控、追索权问题等,环节相对复杂。不是一般从业人员能够做到的,必须对于贸易背景以及应收账款产生、对于交易的产生、对于企业性质,都有足够深的了解,才能从事这个业务。所以对人才要求相对高。
此外,业内分析,商业保理从事的是一种金融业务,但是目前配套的金融管理政策,银行融资、外汇、发债等管理,还不够完善,税收、法律、融资、外汇等方面的管理,还有些脱节,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出口保理业务,由于外汇管制,操作难度很大。都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突破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