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人民币离岸中心:伦敦,还是上海?

2014-08-29 09:43100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的目标,并要求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得社会各

  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的目标,并要求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得社会各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更加期待。

  事实上,国际货币是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并且发挥交换支付手段职能、计价单位职能以及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从货币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一国货币如果想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则很有必要在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建立货币离岸交易中心。这是因为货币离岸交易中心能够提高国外进出口商、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加速货币海外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各地区的合理分布,形成全球性的货币网络。上世纪70 年代建立的欧洲美元离岸市场则是离岸金融市场促进货币国际化的有力佐证。

  尽管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已经建成了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范围仍有待进一步地扩展。因此,未来如何选择人民币离岸中心,是保证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对深化经济改革、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离岸中心的选址条件

  为了对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址提出正确的建议,需要从当前国际货币在主要离岸中心分布的现状着手,剖析国际货币分布的特征。

  表1 描述了七种主要的国际货币在本国以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易比例。可以发现,除了加拿大元以外,其他国际货币交易最集中的地方是英国(在38%~56%之间)。这不仅与英国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有关,也与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即地处两大时区交汇处、连接着亚洲和北美市场有着密切关系。而即使是加拿大元,其在英国和美国的交易比重也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对于大多数的国际货币而言,除了英国和本国以外,美国则是交易比重最高的地方。笔者认为,这与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以及美国在全球贸易以及金融投资领域的领导地位有着密切联系。

  不过,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每一种国际货币交易比重的地区分布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欧元在英国的交易比重(接近50%)要高于其他国际货币在英国的分布比重,但欧元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的交易比重则低于美元、英镑、澳大利亚元等其他国际货币。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欧元区国家与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的距离较远有关。

  还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元在美国的交易比重(34.44%)几乎是其他国际货币在美国的交易比重的两倍。这不仅与美加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毗邻有关,也与美加两国在经济上密切的合作有着极大的关系。

  另外,笔者也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与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家是否有着相似的文化习俗对于国际货币在货币交易中心流通和使用的程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英镑、澳大利亚元等英联邦国家的货币在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分布比例要略高于其他国际货币可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同处于英联邦,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有关。而欧元和瑞士法郎在德国的交易比例高于其他国家则可能与上述国家同处欧洲大陆,地理距离较近有直接关系。

  因此,综合上述经验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影响国际货币离岸交易中心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货币发行国与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的经济往来。一般而言,贸易和资本往往都是伴随着国际货币的流动以及国际货币的跨境清算结算的。因此,双边的经济往来是推动国际货币在不同国家分布的主要动力。

  2.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特别是其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地位。一般而言,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国际资金。与此同时,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通常也意味着更高效的清算结算体系以及更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货币海外市场的形成。

  3.货币发行国与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的地理距离和是否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习惯。事实证明,欧元的推广和使用与欧元区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如果离岸中心所在地区对于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有着较高的文化认同感,则有利于该离岸中心的发展。

  4.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一般认为,如果货币交易中心所在国的资本监管宽松以及税收条件优惠,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货币进入。例如,尽管瑞士的国土面积和经济规模较小,但由于长期以来宽松的资本监管政策,瑞士集中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是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

  伦敦,还是上海

  在总结了主要国际货币的离岸交易中心分布情况以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最早成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而且发展相对成熟,超过70%的海外人民币业务都在上述两地进行。而之所以香港和新加坡能够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金融发展程度而言,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并且上述两地的外汇交易量长期位居全球前五名。其次,从地缘和文化的角度而言,香港和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并不远,而且都有一批熟悉中英文以及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现状的从业人员。

  不过,相对于新加坡而言,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更加密切,同时香港能够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香港更是近水楼台的事情。新加坡在人民币离岸业务方面更多的是效仿香港模式,而没有太大的创新,这也是导致其市场份额无法实现明显突破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近年来伦敦、巴黎、纽约、悉尼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纷纷大力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争做人民币结算中心。其中,伦敦的优势最为突出,发展势头也最为迅猛。数据显示,2013 年,伦敦已超越新加坡成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另一个十分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区,则是近来备受瞩目的上海。作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先锋,上海享有优厚的政策条件,因而势必在利率、汇率等金融领域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建立和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也理所应当成为上海金融改革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最有潜力成为较大规模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城市非伦敦和上海莫属。

  就伦敦而言,中英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的态势是提高人民币在当地集聚的重要条件。2013 年,中英两国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700 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对英国的商业地产进行投资,并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不断扩大投资额。毫无疑问,在贸易和金融领域日益紧密的合作将促使两国之间更多的资金往来,为形成英国的人民币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契机。

  其次,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金融中心,伦敦不仅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有着十分完善的制度设施以及强大的国际网络。因此,如果能够在伦敦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那么对于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和流通范围,形成合理的人民币地区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中英双方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对英国居民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大有裨益。目前,英国孔子学院的数量居于欧洲各国之首,其中有不少孔子学院就分布在伦敦。笔者认为,文化认同感的提高可以化解国外居民对于中国的误解,增加使用人民币的信心。

  另外,英国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伦敦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去年在访华期间曾表示,为了巩固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英国方面将放宽在伦敦经营的中资银行的监管要求并在投资配额和外汇交易提出更多的优惠措施。

  最后,由于伦敦连接欧亚与美洲,是东西时区的分界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进一步增加了其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竞争力。

  至于上海,由于“四个中心”(即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在金融、贸易以及航运等方面的优势是国内其他城市难以匹敌的。因此,上海自贸区若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其市场规模可能大于香港或新加坡,从而提升人民币的全球辐射力。

  随着上海自贸区相关细则的出台,相信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利率汇率市场化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上海将打造更大的国际金融市场,从而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和流通范围,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

  其次,由于人民银行等“一行三会”在上海设有监管机构以及众多内外资金融机构也集中于上海,上海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得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另外,大量的高素质金融从业人员也是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强有力条件。

  最后,相比新加坡、伦敦等地人民币离岸中心,在中国境内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更有利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监控和管理,更能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的经验。因此,假如上海能够凭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会落实资本账户开放及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优惠政策,那么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国内外企业的人民币融资业务就指日可待。笔者也相信,日后的上海离岸人民币中心将是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有力竞争对手。

  总结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都在角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无论是先行的中国香港、新加坡,还是后来居上的伦敦,抑或是令人充满期待的上海,都将极大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深化改革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将是大势所趋。因此,结合以上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他国家货币的离岸市场发展经验,日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应该尽量遵循以下的原则:

  首先,人民币离岸中心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国内的经济安全。在人民币离岸中心建立的初期,难免会有国际游资在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之间进行套利,从而对于国内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人民币离岸中心所在地必须拥有良好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地监控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并且要与中国政府保持合作。

  其次,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要兼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国内外市场资源配置的目标。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人民币离岸中心必须要为进出口企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如降低结算成本,减少汇兑风险等。

  再者,人民币离岸中心需要促进第三方的人民币交易。从美元国际化的经验来看,大量的海外美元外汇交易都与美国国内的经济无关,而是为了解决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结算需求以及外汇储备需求。因此,这要求人民币离岸中心所在地必须拥有极其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证券、期货以及大宗商品等。

  最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需要促进全球性人民币网络的形成。全球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保证人民币得以24 小时交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币清算结算的风险,提高进出口商和投资者对于使用人民币的信心。由于当前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主要处于亚洲,未来很有必要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区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开拓。

  综观全局,展望未来,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不仅能为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也能为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新鲜血液。因此,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学者还是业界人士,都十分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共商对策,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有益的见解。(何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郭俊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助理)

 

文章来源:IMI财经观察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