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贸十强企业出炉:一个订单如何吃十年?
2013年,宁波外贸在逆势中实现进出口总额1003.3亿美元,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记者统计了一下,十强外贸企业去年总的进出口额达到91.9亿美元,在宁波全市千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占据了近一成份额。
2013年,宁波外贸在逆势中实现进出口总额1003.3亿美元,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
在欧债危机弥漫、外需不振、生产成本飞涨的背景下,宁波外贸的新跨越是如何实现的?
昨天,宁波市政府举行的“千亿启航,再创辉煌”外贸提质增效主题活动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强
外贸十强企业
进出口总额占了全市近一成
昨天的活动,对2013年为宁波外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成长较快的外贸进出口优势企业,给予了表彰奖励。
各类权威奖项共有5个,分别为外贸十强企业、出口质量奖、十佳进口企业、外贸创新企业和十佳外贸经营者,共有40批次企业和10位企业家获得各类奖项。
中基宁波集团、申洲针织、慈溪进出口等10家企业,获得十强外贸企业殊荣;中基公司董事长周巨乐、海田控股总经理王海生等,荣膺十佳外贸经营者;世贸通等10家企业荣登外贸创新企业榜单;怡人玩具、得力集团、今日食品等10家企业荣获出口质量奖;雅戈尔国际货运、台塑关系企业(宁波)等10家企业成为进口十佳。
据了解,十强外贸企业评选的要求,是年进出口额1.5亿美元以上,且当年进出口额比上年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的十强外贸企业,去年进出口额最低的也达到了3.83亿美元,最高的超过30亿美元。
记者统计了一下,十强外贸企业去年总的进出口额达到91.9亿美元,在宁波全市千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占据了近一成份额。
变
企业转型升级
一个订单“吃”十年
在此次获评各类奖项的企业中,能找到哪些共性?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宁波两万多家外贸企业学习借鉴?
十强外贸企业之一的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达富,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十年前,公司遇到一个国外的客户,需要订购76艘海洋工程船,整个合同要做十年。而当时,公司的产品以传统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为主,海工船的生产可以说是个空白。
为了这个订单,公司不得不转型升级:先后投资2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软硬件设施的积累,成功实现从传统造船企业转型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产基地。
“寻找行业的细分市场,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梅达富说,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一个“变”字,在转型升级时,更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今后,企业除了要维持现有增长态势,还要向生产更高档海工船方向拓展。”
目前,浙江造船有限公司超过80%的产品都是海洋工程船,已经成为全球海洋工程船制造领域的领头企业。
走
外贸企业走出去
不仅为了更低的成本
近几年,面对国内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不少外贸生产企业开始寻求在海外安家。宁波也有不少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这么简单。
2013年,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35.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行业中,这个成绩堪称耀眼。
“质量、价格、交期是过去外贸的三个要素。现在,设计、当季灵活性和海外扩张能力,已经成为服装出口的主要竞争力。”狮丹努集团总经理谢超君介绍,从2008年开始,公司启动了国际化进程,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加强自主设计能力,实现了从“OEM”向“ODM”转变。
同样是国际化,从事保险箱生产的盛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走出的是另外一条路子。2000年,该公司在美国成功收购保险箱品牌SAFEWELL,并借助该品牌的销售渠道,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全球。
“制造业需要强大的销售渠道,良好的渠道又可以反哺制造业的生产。”盛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王磊介绍说,通过海外收购,不仅打通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更促进了企业生产环节的质量和技术提升,可以说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