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私有化:是陷阱还是必由之路?(图)

2014-04-24 15:4076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由私人资本构成的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基本主体,然后再辅之以有限的由国有资本支撑的政策性银行做补充,二者各司其职。中国现行的模式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加上商业化了的政策性银行(除了国开行商业化以外,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考核时也是以利润指标为主)。

魏加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由私人资本构成的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基本主体,然后再辅之以有限的由国有资本支撑的政策性银行做补充,二者各司其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银行组合搭配,既可以解决效率问题,又可以解决公平问题。

  国有资本应该尽快退出竞争性的商业性银行。退出来的国有资金,一部分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给商业银行建立起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一个安全的保障机制;另一部分资金则用于办好政策性银行。中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银行私有化陷阱”的命题是错误的

  一位美国学者,据说是好意提醒中国政府,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应该警惕银行私有化的陷阱”。这种观点会严重误导中国的金融改革,有可能使中国刚刚重新起步的新一轮改革再次紧急刹车。因此,即使是“善意的提醒”,我们也应该有所回应。

  所谓“银行私有化的陷阱”错在哪里?首先,银行其实有不同种类,最简单的分类是分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所谓商业银行,就是为老百姓和客户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讲就是一般的竞争性服务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没有什么区别。作为服务业,理应服从商业原则,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决定。而所谓政策性银行则是用来弥补市场失灵的。因为社会上有一些公共需求,按照一般商业原则经营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去做、或者做不了也做不好,这样的政策性业务理应由政策性银行来做,比如向落后地区贷款等等。

  同样,资本在本质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一类是国有资本。私人资本的基本属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国有资本的基本属性则是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所以说,私人资本更符合商业银行的本质要求,而与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原则相去甚远;国有资本更符合政策性银行的本质要求,而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背道而驰。

  所以,最佳的银行组合应该是私人资本的商业银行加国有资本的政策性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由私人资本构成的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基本主体,然后再辅之以有限的由国有资本支撑的政策性银行做补充,二者各司其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银行组合搭配,既可以解决效率问题,又可以解决公平问题。

  但是中国现行的模式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加上商业化了的政策性银行(除了国开行商业化以外,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考核时也是以利润指标为主)。

  一些人反对私人资本办民营银行,最大的理由是担心这些私人资本办民营银行会出现所谓的“关联交易”。其实,最大的关联交易是我们的“国有银行”——各级政府通过出资控股各类商业银行,包括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和城商行,通过控制任免这些商业银行的高管,指令这些银行把资金贷给各级政府的项目,贷给政府的平台,最后形成“国有的坏账”。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按理说,正确的应对之策应当是商业银行往后撤,政策性银行往前冲,但我们恰恰在2009年的时候把国开行给商业化了!国开行商业化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变成了“政策性银行”——都冲上去给各级政府平台贷款,于是就出现了要么是商业银行短存长贷,要么是政府平台短借长投,出现了期限错配、成本错位的现象,导致商业银行风险快速聚积。

  反对银行私有化(其实我们更愿意使用“民营化”的提法)的另一个理由是说,银行是命脉行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是特殊行业,所以不能够私有化,必须掌握在国有资本手里。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私人资本呢?因为国有资本效率不高。那么,把效率不高的国有资本统统收缩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话,我们的国民经济究竟是更安全了,还是更不安全了?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非常魁伟,但是关键部位——心血管效率不高,堵塞了,你说这个人能够成为好的运动员吗?这个人能够更安全吗?

  其实,比较专业一点的反对银行私有化的理由是所谓的“负外部性问题”,就是说银行一旦破产倒闭,就会有很强的负的外部性。但是,在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倒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健全金融安全网来加以解决的,尤其是存款保险制度。

  因此,我认为,国有资本应该尽快退出竞争性的商业性银行,退出来的国有资金,一部分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给商业银行建立起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一个安全的保障机制;另一部分资金则用于办好政策性银行。中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也有人说发达国家在危机时也把银行给国有化了,其实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发达国家在发生大危机的时候,政府不得不出手接管银行时,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在接管银行的时候,原来的高管经营者要被免职,甚至有的可能还要追究法律责任;第二,即使是国有化也只是暂时的国有化,不是长久之计,危机一旦过去,国有资本就会立刻退出去。而我们的银行,平时都是以国有资本为主,发生危机时又该怎么办呢?到时候政府就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

  此外,说是要政府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货币的观点那就更不成立了。因为,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早已证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低,政府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越强,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反之,如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高,政府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越弱,通货膨胀率就越低。道理其实不言自明,一个政府要发展经济,要促进就业,最缺的就是钱,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印刷票子。如果中央银行没有独立性,对政府印钞的冲动和欲望没有一个制衡机制的话,就很容易通过发钞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最后的结果就必然是通货膨胀,倒霉的必然是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老百姓。

  商业银行必须实行民营化

  中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商业银行的民营化?如何民营化呢?就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所谓的“民进”——放开市场准入,让民间资本进来办民营银行;另外一条腿就是“国退”——各级政府在商业银行里的资本要逐步退出,直至完全退出。

  具体来说有几个理由。第一,没有“国退”,就没有办法解决商业银行数量过多而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国退”,政府资本不退出商业银行,就解决不了政府之间的关联交易;第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为什么不能多办几家政策性银行呢?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政府没钱。那么,与其让政府把钱投到商业银行,还不如把钱从商业银行拿出来,多办两家政策性银行。包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开展国际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包括科技银行、绿色银行。

  第三,如果商业银行不实行民营化,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如果放开贷款利率,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就抵御不了来自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要求下调利率的压力。如果放开存款利率就会出现“高息揽存”,等将来出了问题再统统交给政府兜底,实际上是由所有的纳税人、消费者以及人民币持有者来承担损失。

  第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有这么大的动力,除了它的技术先进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资本基本上都是民间资本。民间资本的效率是最高的。如果商业银行还是保持国有控股的话,肯定是竞争不过来自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就必然又会去寻找行政部门的“保护”。

  第五,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政府债务风险不大,因为中国还有很多国有资产。但是,一方面,这些国有资产都是账面价格,另一方面,如果将来一旦发生危机,不管是经济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到时候再去卖这些资产的时候就会越卖越不值钱。所以,与其等到危机爆发以后再去变卖国有资产,还不如趁着国有资产现在还值钱的时候赶紧出售,出售之后干什么呢?第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二是办好政策性银行,第三是赶紧把养老金的财务窟窿堵上,通过这些来提前防止危机的爆发。

  总而言之,如果说“银行私有化的陷阱”指的是政策性银行还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是指商业银行就有问题了。这种所谓的“银行私有化陷阱”的提法本身其实才是真正的陷阱——它有可能使中国刚刚起步的银行业改革又一次紧急刹车,进而导致中国的资本错配——国有资本干私人资本该干的事情,私有资本干国有资本该干的事情。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效率低下,经济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严重,甚至爆发银行危机。

  与这种提法相类似的陷阱还有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好像只有中等收入有陷阱,低收入就没有陷阱,高收入阶段也没有陷阱了。我们的确应当警惕各种各样的陷阱,但首先要警惕“理论上的陷阱”。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来源上海证券报)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 央行提供必要再贷款支持

2024-10-21 14:51
55026

央行:9月三大政策性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1082亿元

2022-10-09 14:23
19449

多部门: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 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

2022-08-22 14:55
14309

国常会:引导商业银行相应提供配套融资,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及时投放

2022-07-29 14:30
21830

永续债发行主体扩容 政策性银行首度“尝鲜”

2021-06-29 13:47
8499

政策性银行再次被寄予厚望

2019-10-03 23:54
9192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