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中国轮胎企业遭美国“337调查”

2013-09-18 13:19 2570

  中国轮胎行业或再面临打击。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20多家中美企业生产的轮胎产品发起“337调查”。业内人士指出

  中国轮胎行业或再面临打击。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20多家中美企业生产的轮胎产品发起“337调查”。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涉案企业被裁定违反了相关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发布相关产品的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这意味着涉案产品将彻底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表声明称,这项调查涉及中国山东潍坊顺福昌橡塑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中国企业,以及美国Omni贸易公司等14家美国企业和1家泰国企业。

  据了解,日本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及其美国子公司在今年8月14日提出申诉,指控美国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轮胎产品侵犯了该公司专利,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调查”,发布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

  美国所谓“337调查”最早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之后经历了数次重大修订。根据该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权调查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的申诉,此外也开展涉及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告等内容的调查。值得一提的是,“337调查”不仅监督国际贸易,也管控美国国内的州际贸易,因此执法对象不仅是外国企业,也涉及美国本土企业。

  根据有关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启动“337调查”后,该机构必须在45日内确定终裁的目标时间,并尽快完成调查,通常案件需要在1年内作出裁决。

  这并非中国轮胎业第一次“中枪”。“美国2009年开始对中国实施的‘轮胎特保案’在2012年9月底刚刚结束。一年之后又遭调查,这无疑会打击企业信心。”一家轮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出口的4.1亿条新轮胎中,对美国的出口量达到6876万条,占比16.6%。

  分析人士则将中国轮胎业屡屡遭遇调查的原因归结为“树大招风”。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02年起,中国轮胎产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到了全球总量1/3的份额。“当然,中国轮胎也存在自身的问题,比如不少轮胎企业的产品质量难以达到进口国标准。”分析人士称。

  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自2010年起,涉及中国产品的美国337调查数量已占其年立案总量的40%以上。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商务部一直在努力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积极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沈丹阳承诺,中国商务部将继续对337调查涉案企业进行指导,争取有利的终裁结果。

0
标签: 轮胎 美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