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倒逼外贸企业转型“突围”

2013-05-27 11:51 854

4月26日,江苏省赣榆县一家玩具加工出口企业的工人在赶制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张旭昆强调说,外贸同行间也存在博弈,比如如何让同类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如何通过转型获得更多订单。

  4月26日,江苏省赣榆县一家玩具加工出口企业的工人在赶制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司伟 摄

  国外,汇率压力,需求不旺;国内,工资上涨、原材料涨价……转行还是转型?眼下,每一家外贸企业似乎都面临着抉择。

  在日前召开的第15届海交会海峡品牌文化论坛上,外贸企业纷纷表示,拼人力、拼成本的“代工经济”和“低价竞争”已经行不通,要走出困境,“外力”只是辅助,练好“内功”才能治本。

  有专家建议说,当前,外贸企业要从价格销售转移到产品设计、产品功能、品牌文化等的价值销售,要彻底扭转重生产创汇、轻品牌创销的思路,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统筹规划转型升级,提升利润空间和创造外贸价值的能力才是根本出路。

  有订单无利润

  进入2013年以后,伴随越来越频繁刷新的汇改纪录,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蒸发”。而人民币的升值在今年更是重拾高歌猛进的声势,让外贸企业大呼受不了。5月16日,国际清算银行公布,4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5.24,环比上涨0.88%。这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续7个月创历史新高。

  “人民币升值太快了,不停地升,纺织出口企业不敢接单。”浙江一家家纺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换汇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更低,省内一些代工的小企业不堪成本压力而纷纷关门歇业,部分幸存下来的外贸企业,“只得通过提高报价与客户共同分担成本的方式来渡过难关,但不知客户能不能接受提价。”

  有机构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行业营业利润将下降约12%,毛纺织行业下降约8%,服装行业下降约13%。

  “有订单没利润,所以情愿不做。”记者联系多家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发现,中小企业外贸出口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赢得市场,因此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普遍低于3%。由于国外客户对价格相对敏感,所以汇率波动对它们造成的直接影响和冲击较大。

  对于外贸形势,商务部在近日召开的新闻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企业是有很大影响的,对出口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不利的影响。企业普遍对于远期经营信心不足,其中,“有单不敢接”的现象更为突出:许多外贸企业为防止汇率风险,还把长期订单改为短期订单,把大订单改为小订单,造成总订货量减少,出口量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贸企业当前困难重重,表面上看是受到外部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因素的直接影响,其背后折射的是传统外贸增长方式的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高位震荡、贸易摩擦加剧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大量投入的贸易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人口红利消失的制约,同时也面临新兴经济体本土企业崛起的竞争压力。

  低价竞争已不可持续

  来自有关部门最新的抽样调查显示,77.5%的企业今年1~4月合同利润明显下滑,6.6%的企业表示会影响正常履约,73.4%的企业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利润同比只能持平或者下降。

  危机当前,每一家外贸企业都在寻找突围之路。

  “低价竞争已不可持续。”来自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部部长汤寿伍告诉记者,集团的彩棉技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种类丰富,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各地。“相对于传统的纺织企业,金融危机以来,我们集团的市场份额仍在稳步增长。”

  不仅仅是中国彩棉一家企业,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卖得多、赚得少”的现状,力图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在出口贸易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作为一家专注毛针织领域的出口品牌企业,上海协大今年在华交会上推出了2014年的全系列新款毛衫,与此同时,参展新品在其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同时推出。

  “大约有15%左右的客户是通过网上认识的。”公司研发副总监孙倩告诉记者,这几年,上海协大做得更多的是坚持外贸业务模式由代加工向设计加工转型,改变原有消极被动等待客户的模式。“过去我们做外贸是被动地等待订单,现在是提供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买家如果对现场成品的花色或者花型不满意,设计师可以当场修改方案,这使得我们今年在国外的订单大幅增加。”

  一些外贸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低价格意味着薄利润,这种传统模式已经在外贸竞争中显现出颓势。“现在,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一上涨,企业成本马上就上来了,接下来就是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所以低价竞争的老路走不通了。”

  “外贸企业、同行与国际买家三者之间都存在博弈。”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商研究院副院长张旭昆表示,外贸企业希望出口成本低、利润高的产品,国际买家却希望购买价廉物美的产品,这两者就存在价格上的博弈。同时,张旭昆强调说,外贸同行间也存在博弈,比如如何让同类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如何通过转型获得更多订单。

  张旭昆认为,要在这场博弈中胜出,关键要在产品上多“动脑子”。做生意往往是“做熟不做生”,虽然目前国际市场低迷,但对外贸企业来说,跨行也存在很大风险,最好的突围方式就是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服务。

  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事实上,相较于传统的出口企业,科技含量高的出口企业压力普遍感觉不大。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贸易只占进出口总值不到2%,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外贸企业转型有三大方向:首先是开拓新兴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贸易;二是进军内贸市场;第三条路是依靠技术、产品和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打造外贸自主品牌。

  “从长远看,第三条路是最终选择。现在,我们太多的外贸企业给‘洋品牌’打工了。”上海出口商品企业协会会长冯郑州说。

  事实上,在出口竞争中,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尝到了加强设计、培育自主品牌带来的甜头。在上海,品牌产品在其GDP中所占份额呈上升态势,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品牌建设已成为上海经济和企业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些名牌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设备、食品加工、农产品及加工、轻工、建材这五大行业。

  “打造品牌时,处理好制度、技术与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非常重要。”正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孙云龙认为,一流品牌不仅仅是商业运作,更是经营文化,品牌文化要和企业文化相融合。正是由于部分国内企业不注重品牌文化的经营,导致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发生贸易摩擦。

  除了常讲的提高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以外,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国内外贸群体里对组织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创新,也可以推动外贸的进一步升级。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雪坤建议认为,改变以前单个企业做外贸的方式,形成一个集团,形成一个产业链做外贸。这些方面如果做得好,会把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创造外贸价值的能力提升一个层次。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巴西世界杯 中企上场了

2014-05-30 09:53
751

巴西世界杯来了 中国外贸商家都卖些啥?

2014-05-23 14:13
1083

魏建国: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另一支国家队成功亮相告诉我们什么?

2022-11-23 12:39
51216

抖音集团成为2022世界杯持权转播商

2022-06-23 16:48
27726

2018年世界杯转播平台洞察报告

2018-07-29 20:49
18352

白岩松借世界杯说中美贸易战:谁在假摔?谁该吃红牌?

2018-07-07 23:28
4200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