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中国经济短期面临三大风险

刘利刚 | 2013-04-15 14:45 498

·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上升7.7%,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表明中国经济仍在经历脆弱复苏。由于整体需求复苏力度较弱,加上产能过剩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弱势。

  中国第一季度GDP:复苏脆弱,但增长势头将有所上升

  ·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上升7.7%,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表明中国经济仍在经历脆弱复苏。从环比数据来看,第一季度GDP按季仅增长了1.6%,也低于上个季度的2.0%。由于第一季度的信贷数据较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在第二季度有所复苏。

  ·我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8.1%和8.0%,但第四季度可能重新回落至8%以下。我们也下调全年经济增速至7.8%。

  ·我们同时调低全年通胀预期至3.5%,此前为3.8-4.0%,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的回落幅度较大,同时经济增长势头不如预期中强劲。同时,CPI通胀率可能在下半年重新攀升至4%上方,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低。

  ·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禽流感的爆发,房地产需求在第一季度被快速消化,同时投资增长势头也出现减弱的迹象。

  ·从货币政策来看,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审慎,但我们认为今年加息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央行仍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流动性状况。

  ·我们认为,中国相对僵化的金融体系,加上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较快,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风险,同时也使货币政策操作更加复杂。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非过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面临三个下行风险:

  首先,禽流感在长三角流域的爆发让很多人想起10年的SARS疫情。尽管目前的状况仍在可控的状况下,但我们仍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着以下的几个下行风险:第一,旅游业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如果疫情持续,中国五一期间的旅游业也可能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二,农业产量也可能降低,这可能导致未来CPI走高,尤其在禽肉类供应较为短缺的状况下。此外,疫情也对消费者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房地产需求量在第一季度被快速消化,这将导致未来几个季度的需求下降。由于新一轮的房地产紧缩政策将在第一季度底生效,因此各地在第一季度出现了购房潮,这也导致了购房需求在第一季度被过早释放。此外,一些城市也相继提高了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这也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房地产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投资增速开始放缓,新开工项目在进入新年后明显降低。中央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这导致了重工业投资的增速下滑。同时,中央政府的反腐力度增大,也对消费造成了打击。

  由于整体需求复苏力度较弱,加上产能过剩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弱势。

  我们也发现铁矿石的港口库存量不断走低,这也表明中国的钢铁企业仍然不急于增加原料的购买。

  在下行风险之外,第一季度的信贷增速却明显高于市场预期,表明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并不十分悲观。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7%,远高于13%的政府控制目标。从历史上来看,社会融资总量大约领先于GDP增速2-3个季度,这也表明中国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将稳步回升。

  下调GDP和通胀预测

  我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8.1%和8.0%,但第四季度可能重新回落至8%以下。我们也下调全年经济增速至7.8%。同时,我们认为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将逐步回升,同时净出口的贡献率也会加大,但消费的贡献则可能出现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出现下降。

  我们同时调低全年通胀预期至3.5%,此前为3.8-4.0%,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的回落幅度较大,同时经济增长势头不如预期中强劲。同时,CPI通胀率可能在下半年重新攀升至4%上方,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低。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在着工资和租金上升的压力,中期内中国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通胀压力。此外,禽肉类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这也将加剧通胀压力。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CPI通胀率短期看来较为平稳,但由于强劲的资本流入和流动性较为宽松,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明显存在。

  我们的预测面临的风险

  我们认为,如果禽流感的蔓延状况能够被控制,我们的预测面临的风险并不大。从现状来看,禽流感的蔓延在某种程度上比预期中严重,这可能到第二季度经济面临着明显的下行风险。

  我们认为,事实上国内金融体系蕴含着更大的风险。

  中国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较为严峻的资本流入,这表现为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增加。今年1-2月,金融系统所持有的外汇占款增加了将近1万亿,而去年全年仅为4950亿美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事实上抵消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操作,也导致了市场利率出现明显的下降,并鼓励了信贷增长。

  我们认为,跨境套利成为驱动资本流入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很多国有企业在利用境内外的利差来进行套利,他们在境内存入人民币,在境外进行人民币贷款,由于境外人民币贷款成本低于境内人民币存款利率,这样一种做法可以轻松套利。此后,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跨境贸易平台将境外人民币输入境内,并再次将资金存入境内银行。这样的一种做法事实上增加了国内的流动性,并增加了企业的杠杆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在资产和负债端进行“期限错配”来放大收益。

  这样的一种金融创新事实上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加复杂。从一方面来看,由于经济复苏势头较弱,因此央行难以紧缩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过度宽松的流动性却增加了资产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此外,一旦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由于境内外利差过大,资本流入的压力将更大。

  因此,我们认为央行仍将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可能收紧资本管制,以降低资本流入的压力。由于境内外利差已经较大,我们认为今年加息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央行仍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流动性状况。

  我们认为,中国相对僵化的金融体系,加上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较快,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风险,同时也使货币政策操作更加复杂。我们认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非过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此外,我们也认为中国应该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出台详细的城镇化方案。尽管城镇化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头号动力,中国政府仍然没有按照此前承诺公布城镇化发展方案。没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策略,我们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显得没有效率,并可能进一步鼓励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

  第二,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降低企业和家庭的税收负担。中央政府表示,今年的税收改革重点将是继续推进第三产业的增值税改革,这也表明其他税收改革将不会很快推进。但我们认为,中国应该通过税收改革将购买力逐步从政府转移至个人,以此推进经济的再平衡和结构性改革。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盘活存量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没理由放松

2013-06-21 13:41
715

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4-05-16 14:45
95127

陆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创新空间

2023-10-16 13:44
20499

央行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

2023-04-06 15:51
78398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2022-12-17 15:13
3606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相对稳定

2022-11-22 11:43
4893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