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破解小微企融资难要考虑产业链金融
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大型企业的转型,也必须依靠广大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允许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担保、咨询等增值服务,并建立基于小微金融机构的质量、风险、运营评估体系。
巴曙松
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大型企业的转型,也必须依靠广大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而目前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要促进小微金融机构发展,就必须使其能够通过正常经营获取必要的利润,逐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开利率管制
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一些大型企业的转型,也必须依靠广大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过去一年间,宏观经济下滑导致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也迫使它们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小微企业争取外部融资首选仍是银行贷款,而银行服务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常常遇到贷款到位时间长、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或担保物、不能提供合适的财务报表、贷款成本较高等问题。要促进小微金融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其能够通过正常经营获取必要的利润。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逐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开利率的管制。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考虑产业链金融。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可以避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收集信息难、控制风险难、控制成本难”。
其次,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担保机制加重小微企业负担、担保机构低收益率等问题,政府应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担保机构资金补偿机制,以支持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同时,应在担保机构与银行间合理地分担风险,使担保机构与银行承担的义务达到一定均衡,避免银行潜在道德风险。
第三,积极发展小贷公司。可参照香港银行的三级发牌制度,先成为吸收有限定大额存款的金融公司,再转制为吸收公储、办理结算的村镇银行。各地方政府可推进建立小贷保证保险制度、小贷同业拆借与再融资中心等策略,以改善小贷公司环境。
第四,允许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投资、担保、咨询等增值服务,并建立基于小微金融机构的质量、风险、运营评估体系。对一些优质小微金融机构,允许其开展资产证券化、再融资等金融创新业务。
第五,利用互联网金融改变小微企业融资生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创新了风险管理理念,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开拓了新渠道。
(本报记者马跃峰、黄晓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