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谈微博影响力:我是一个知道分寸的人
更敢讲话,更放得开,自从李开复活跃在微博上之后,给外界这样的感受。不仅是微博,从成立创新工场开始,李开复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变身为创业者、投资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让他更加得到释放。
更敢讲话,更放得开,自从李开复活跃在微博上之后,给外界这样的感受。
不仅是微博,从成立创新工场开始,李开复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变身为创业者、投资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让他更加得到释放。在李开复身边工作的人,或是好友,都会说他“很好玩”。亲近的人,往往能感受到他幽默、随性的一面。
从2009年9月份以“天使投资+孵化器+创业指导”全新的商业模式创办创新工场以来,已经走过三年多时间。创新工场已经以全新的模式投资、扶持了近50家创业公司,20家拿到A轮融资,3家通过被收购的形式成功退出,这3家的初期投资回报10倍左右。此外,还有5家投资的创业公司并不成功而关闭。
李开复并不十分满意这样的一份成绩单。在面对创业公司,他是投资者。在面对创新工场的投资者,他则是创业者,他需要给出更好的回报:“未来我们希望更多投资的公司通过上市的形式退出。”在中国的投资界,创新工场正在用实践尝试一种独特的模式,以完成李开复的创业梦想:证明中国人是可以创新的。
嵌入式的投资者
三年前的创新工场,更愿意投“好点子”。经过几年的实践,李开复认为人比“点子”更重要。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我们原始的构思是正确的。”李开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又谈到当初创业的初衷。创业者在初期需要的扶持与指导,与中后期完全不一样。
创业者可能在某一方面很强,但在多元化的领导力方面会有欠缺,需要快速补足短板。此外,也会缺乏战略分析能力,很难抓住爆发式增长的机会。“这是他们在创业最初的12~18个月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帮助,有些创业公司可能都走不到12个月。”
而创新工场在投资的同时,为这些创业公司提供嵌入式的帮助,包括法务、公关、人事、财务、招聘等方方面面,甚至是产品和公司战略上的建议。这种嵌入式的帮助可以大大降低失败率。当然,在帮助的同时创新工场也恪守一条:不干涉,不包办。“我认为好的投资者是那些既能提供增值服务又懂得放权的投资者,双方彼此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创新工场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投资机构,但和大多数投资机构不同的是,我们还会保留对创业公司的嵌入式帮助。”
变化在于,三年前的创新工场,更愿意投“好点子”。有时候是有“好点子”的创业者找来,有时候是创新工场的团队拿着“好点子”去找创业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李开复认为人比“点子”更重要。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品质,还关系到他之前的创业经验,创新工场投资的各种互联网产品中,也有很大比重是有过创业经验的。对于创业失败过的团队,“有些事情真的是做过一次,成功概率会增长不少。我们发现有经验的创业者后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估值、投资概率都会(因此受到积极的)影响。”
创新工场正在从“天使投资+孵化器+创业指导”的模式转变成一个纯投资机构。不同的是,他们还继续保持对创业公司嵌入式的帮助,并且在投资的选择上略有不同。大部分风投,基本属于“投人”的模式,而创新工场也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趋势和团队的执行力这两个因素。
理想化的创业者
曾经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使得外界更多地看到李开复的A面,而现在,他将B面更好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