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需还原实体经济需求 建立定价权先完善法规
过去,期货公司要看证监会领导脸色,现在变成看市场、看客户脸色。张宜生:当前无论是国际化程度还是发展规模与速度,我国实体经济都已经远远超出期货行业,期货行业还远远不能满足实体行业的需要。
过去,期货公司要看证监会领导脸色,现在变成看市场、看客户脸色。这些变化,正是郭树清主席上任后强调创新引起的行业巨变,期货行业也正在通过创新来实现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期货市场需要还原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必须通过商品的不同比价关系,必须通过交割仓库的升贴水,必须通过期货公司根据市场投资者的不同类型,在基本合约的基础上衍生开发多种产品等具体举措来实现。
把外资请入中国市场,对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有好处。因为国外竞争对手已经很强大,它们在多年的优胜劣汰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非常齐全,包括授信融资、仓单置换、产品调期、贸易、产业链咨询等,我国期货公司还做不到这些。
我们不是去跟别人争饭吃、抢饭吃,而是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份额的不断增加,逐步会建立一种新的格局,这个过程就是建立定价权的过程。我国期货市场的法规制度、期货合约及其衍生的相应要素等要为境外投资者所接受,成为国际惯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逐步建立我国定价权的基础与前提。
中国期货业协会非会员理事张宜生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早期见证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试水国际期货市场的央企代表之一,对期货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上,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就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原油期货试点等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期货市场创新深入人心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我国期货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张宜生: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处在质变阶段,市场创新深入人心。过去,期货公司要看证监会领导脸色,现在变成看市场、看客户脸色。这些变化,正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强调创新引起的行业巨变,期货行业也正在通过创新来实现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期货行业“十二五”规划中,证监会首次明确提出了为实体经济服务、国际化、话语权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三个方向,郭树清上任以来提出了放松管制、推动创新的新要求,给期货市场发展带来了崭新变化,加快了期货行业“质变”进程。今年以来,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期货经纪业务试点以及期货公司首发上市等各类创新形式正在大力推进,国内期货市场变化日新月异。
从创新方向看,期货公司已经明确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方向。期货公司将着力为这些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新型衍生工具,提供和满足这些企业需求的衍生产品,努力实现差异化服务和细分市场,未来期货公司有可能实现个性化、有特色的竞争格局。
从监管层角度看,郭树清上任后,提出减少审批、强化监管,扭转了过去重审批、轻服务的局面,现在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的审批权都已经下放到中国期货业协会。下一步,国内期货交易所面临改造成公司制问题,弱化交易所行政审批管理角色和强调竞争是未来必然趋势,比如说上市新品种,可以采取竞拍形式;国内期货交易所国内股票市场上市等。
个性化期货市场
服务潜力巨大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一段时间,期货市场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张宜生:当前无论是国际化程度还是发展规模与速度,我国实体经济都已经远远超出期货行业,期货行业还远远不能满足实体行业的需要。
从国际经验上看,商品市场分为多种层次,包括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同时,还必须要看到,中国实体经济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对于各级商品市场的需求都是庞大和多样的。这正如证券市场有新三板一样,期货市场也不能僵化,必须通过创新来满足实体经济的各种需求。
贴近实体经济,就是要将期货标准化产品与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期货合约是从实体经济抽离出来的标准合约,期货合约本身就是抹杀个性突出共性的,交割标准也远高于实体经济。但企业需求可能与标准合约有所差异,通过期货公司的创新,就能够在标准合约的基础上衍生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产品,这也是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衍生功能的重要体现。
为此,中国期货市场需要还原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必须通过商品的不同比价关系,必须通过交割仓库的升贴水,必须通过期货公司根据市场投资者的不同类型,在基本合约的基础上衍生开发多种产品等具体举措来实现。
目前,期货公司在服务企业的手段、方式、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都正在落实,更多期货公司有望设立子公司,与实体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对接,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原油期货试点成功
将在全国推开
证券时报记者:国务院近期批准了新的期货交易条例,为原油期货实施全新的交易制度扫清了障碍,您认为原油期货上市会给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什么变化?
张宜生:原油期货将采取全新的交易制度,其中最大变化是用不含税的美元挂牌报价,遵循了国际惯例。相比较来说,国内其他品种都是含增值税报价的。以不含税美元挂牌报价,有利于增强外资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吸引力,也有利于相关企业套期保值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把外资请入中国市场,对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有好处。因为国外竞争对手已经很强大,它们在多年的优胜劣汰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非常齐全,包括授信融资、仓单置换、产品调期、贸易、产业链咨询等,我国期货公司还做不到这些。当国内无法满足其需要时,实体企业就只能转向境外期货机构。
原油期货的试点,正是看准了市场的需求,以“中国母语”的独特优势,在中国主场和外资共同发展,一定程度上规避国内企业到海外套期保值的风险,更有利于期货公司直接吸收国际期货市场先进经验。
如果原油期货试点成功,相关经验有可能在全行业商品期货品种上推广,时间预计在2015年之后。
首当其冲是法规条款完善
证券时报记者:怎么看待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之争?在全球的竞争中,您认为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
张宜生:我国实体经济的存量不是第一,但增量却保持了几十年的第一,这就是我国经济在全球发展中最基本的话语权。现在全球有色金属及相关产品的厂商投产一个新厂或增加产量,都要看我国的经济状态,因为这些商品大部分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中国,这其实就是话语权。我们不是去跟别人争饭吃、抢饭吃,而是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份额的不断增加,逐步会建立一种新的格局,这个过程就是建立定价权的过程。我国期货市场的法规制度、期货合约及其衍生的相应要素等要为境外投资者所接受,成为国际惯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逐步建立我国定价权的基础与前提。
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和法规条款的完善,尤其是商业仲裁条款的完备。“我曾经和澳洲一家企业签订合约,约定在新加坡进行商业仲裁,运用的是斯德哥尔摩商业仲裁条款。”中国商业习惯和国际惯例之间,需要需求平衡和国际市场认同。
其次,是国内主流媒体主导市场基础信息和期货中介机构层面。国内投资者进行投资过程中依赖的是海外的信息源,比如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等。同时,中国因素很可能在海外新闻通道传播中被扭曲,都是丧失话语权的重要原因。
因此,中介机构在整个期货市场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逐步建立我国话语权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建立话语权的高度,加速促进我国期货中介机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