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能再把信贷当兴奋剂
稳增长信号在不断增强:商用地块升温、央行投入大量逆回购、地方投资资金增长,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已经期待已久的解读:货币放松脚步在加快。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2007年经济出现了资产膨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于是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稳增长信号在不断增强:商用地块升温、央行投入大量逆回购、地方投资资金增长,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已经期待已久的解读:货币放松脚步在加快。
8月2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五个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总计提出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过万亿元。同样在8月20日,重庆市政府发布工业领域主要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将累计投入1.5万亿元,建成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全国各地都在行动,贵州近日出台3万亿元生态旅游投资计划;浙江省宁波市下发《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26条新政内容涉及清费减税、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营造氛围六个方面;江苏省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湖南省长沙市对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山西省投资促进局有关人士在第四届能博会(9月16日开幕)新闻发布会上称,本届能博会签约金额超万亿元。
要上项目,就要融资。以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虽然现在在加大力度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在近期可见的有效的融资手段来看,大项目还得依靠信贷。从上面各省的振兴计划可以看出,重点项目仍然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项目上。可以判断,未来地方政府的信贷需求会大幅增加,届时月度的信贷数据会明显增加。
从银行方面来看,随着近几个月大量逆回购操作,市场对于降准和降息的预期越来越高,未来货币放松的趋势将更加清晰而明确。加上上半年信贷投放总量没有预期中的高,给今年四季度留下更多授信额度,四季度信贷将在整体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从整体的经济走势可以大体得出相同的判断:四季度的经济要实现回升,要得以信贷大幅增加来作为支撑。
不过,即便有银行的信贷做支撑,仍会伴有过去常见的银行表外业务的增加,对这一点应该有相当的预见和重视。从近期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大举措来看,未来央行不排除对表外业务进行必要的疏导。这样的疏导,也会暗合整体金融改革的方向和步骤。
货币放松已经箭在弦上,但从过去的经验看,整体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问题还尚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一宽松就通胀、一紧缩就通缩的情况在最近一轮的货币宽松和紧缩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也是最近这次货币放松比预想要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货币放松过快会导致通胀卷土重来。
在产能过剩和制造业低迷的情况下,现在放松货币确实存在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又在新一轮的大兴投资之时,货币该怎么放确实是个大问题。为了避免上一轮刺激计划的情景再次出现,不仅货币放开的力度明显小于从前,而且当前整体经济的周期性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参考情况。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2007年经济出现了资产膨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于是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现在,人们对于通胀的担忧已经暂时解除,资格价格也出现下降和稳定,信贷的放开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新的货币周期和经济周期的结束和开始。
以经常被用来探讨西方经济的朱格拉周期(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一种为期约10年的周期性波动而提出的理论)来说,中国经济也呈现每十年出现类似的产能周期,过去的10年里,股市、地产、金属、猪肉和大豆价格的动荡波动,有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而在这个经济周期中,信贷也会出现与此相对于的变化规律:在经济复苏期,会出现信贷宽松,当资产价格上涨、M2增速大超17%或连续三个月超过20%,就可以确认货币政策宽松,3-6 个月后资产价格(股市、楼市等)出现明显上涨。这一点,就目前的股市和楼市来看,如果信贷持续放松,北京出现的商业拿地升温的情况,应该可以在全国看到。虽然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更多的是就房价而言,但从资金流上看,地产商资金充裕时最大的冲动是买地。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因素还有体制释放周期(社会转型周期,此周期约为30年)。战后日本经济于1950年代后期开始发力,1990年代初达到巅峰,程历时约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轮的体制释放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启动体制改革,也是从这个周期上说,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困难,更是机遇。
如果改革顺利推进,经济复苏得益于这次改革是必然的。而就目前来说,信贷放开是必然也是必要的。要跑得更快,停下来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补充体能,但要牢记:信贷不是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