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渐成贸易金融世界性的主流产品

张志强 | 2012-08-14 20:39 1391

大雨带走盛夏的闷热,将天空冲洗得异常干净、透亮,第44届国际保理商联合会6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保理让企业欢喜,让银行安心,能及时将应收账款转变成企业的现金收入,帮助企业挣脱资金匮乏的桎梏,获得长足发展。

  大雨带走盛夏的闷热,将天空冲洗得异常干净、透亮,第44届国际保理商联合会6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简称FCI,成立于1968年,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是全球最大的保理组织,会员国际保理业务量在全球国际保理业务量中的占比超过80%。其颁布的《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已经成为世界保理业务运行的法律依据。此次年会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余名代表参加,是参与会员数量最多的一次。“此届年会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我刚收到FCI秘书长JeroenKohnstamm先生的感谢信,他说这届年会是FCI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年会之一,非常感谢北京,感谢中国银行,这次年会让大家终身难忘。”FCI副主席、执委会委员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产品总监姜煦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已是全球保理业务量最大的国家,2011年保理业务量达到2.24万亿元,FCI会员达到23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已将我国的保理业务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且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逆经济周期从边缘产品到主流产品

  FCI目前的会员总数达到255个,分布在71个国家和地区。早在1993年,中国银行就已加入FCI,是中国第一个FCI会员。“原先的保理只是一个边缘产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对进口商不利的信用证比例逐年下降,赊销日益盛行,由于保理业务能够很好地解决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主流产品。”姜煦说。

  特别是1999年之后,中国银行的保理业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收益颇丰。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中国银行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合作伙伴欢迎晚宴上表示,2011年,中国银行国内保理、国际保理业务量分别达到833亿美元和296亿美元,继续雄踞国内同业之首,出口双保理业务连续4年保持全球第一。

  姜煦分析发现,保理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特点:逆经济周期。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保理反而能发展得更好。因为,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银根普遍紧张,应收账款是一种非常容易变现的动产,银行通过收购应收账款提供融资也是一种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虽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但全球保理的发展并未受到影响,相反呈现出积极上升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欧债危机重灾区的希腊,保理业务增长也很喜人。

  诚然,我国现在的外贸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姜煦依然对保理这个产品充满信心。除了保理逆经济周期这个特性,中国银行在相关配套政策上的支持,也让姜煦底气十足。“目前,你能想到的保理产品,我们都有,而且在国际上也不输于任何人。中国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倡导内生式发展,根据本行特点、客户需求,自己研发产品、制定授权政策、开发电子化系统,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也控制了风险。”姜煦说,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的保理团队和供应链团队都对保理产品负责,分行有专业的一线团队执行保理业务流程,环环相扣,干劲十足。

  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大中小客户结构合理,国际保理业务市场份额已经占到51%,国内保理的市场份额接近30%,均位居国内第一位。逆风飞扬,紧跟市场,保理业务越做越火。

  从不“嫌贫爱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

  一边是大企业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授信,一边是大量中小企业嗷嗷待哺,甚至去找高利贷。作为“金字塔”基石的大量中小企业,为何会出现如此窘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提供有效的抵质押品而被银行拒之门外。

  姜煦认为,保理从不“嫌贫爱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饥渴的地脉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小企业是端着金碗要饭。因为在融资难的背后,很多中小企业手里握着大量的应收账款,这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实现银企双方需求的对接,确保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银监会在2010年2月颁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允许通过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贷款人交易对象。“什么叫受托支付?就是银行的钱不直接给借款人,而是给借款人的上游卖家。这实际上就是保理干的事情。卖方把货物卖给买方产生了应收账款,银行就收购应收账款,把钱先给企业的上游,实际上就等于银行给企业一笔钱。所以,它跟受托支付是一个概念。很多流贷需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转化成从应收账款入手的保理融资。”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姜煦喜欢用最直白的话解释专业化的流程。

  姜煦认为,保理从一出现就最贴近实体经济,通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来为企业提供融资、避险和理财的服务,火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打折扣。非常难得的是,这是一盘多赢的棋局。企业得到了急需的资金支持,而银行也通过保理有效的控制住风险,保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可估量。“我们做保理最怕的就是虚假贸易背景,只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我们就不担心了。因为有贸易背景就有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具有自偿性,银行把钱给卖方,买方付了钱就等于把钱还给银行。只要能控制好保理的自偿性,银行就能很好的把控风险。在国际双保理业务中,在进口商所在国的进口保理商会帮助银行催收应收账款,一旦有虚假贸易背景很快就能暴露出来。”姜煦说。

  保理让企业欢喜,让银行安心,能及时将应收账款转变成企业的现金收入,帮助企业挣脱资金匮乏的桎梏,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存下行风险的大环境下,姜煦认为,应该大力倡导发展保理业务,这也是FCI会员的普遍共识。

  洞悉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保理盛宴

  陈四清曾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在促进各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保理业务大有空间,大有所为。

  姜煦在采访中表示,“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原先是独立的保理公司较多。这些保理公司比较喜欢专攻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的保理业务。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趋势,有大量银行开始介入保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姜煦认为,这是因为银行发现做流动资金贷款、透支等业务不保险。与此同时,保理风险小,收益更高的优点让他们趋之若鹜。特别是巴塞尔协议III施行之后,保理对经济资本的占用更少,更方便操作,这可能会让保理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流产品。

  目前我国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一,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正在吸引着更多的同业进入这一业务领域。尽管我国的保理业务大头是银行的江山,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业保理公司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这些商业保理公司因无资金来源,目前还处于困难阶段。但是,如果能够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能够像美国的保理商那样紧紧抓住目标市场,猛盯某个比较熟悉的行业或者某个地区的客户,实现专业化,且他们的专业化又能够得到银行的认可,银行给其一定的资金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在中国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姜煦分析到,商业保理公司的增多,能够给那些银行不愿意授信的小微企业注入鲜活的血液,提振实体经济。

  另外,姜煦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银行能设立一些附属的保理公司,这样业务操作更专业,风险控制更有把握,授信流程更短,市场反应速度更快,给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更高。姜煦认为,这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3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公益大讲堂第九十七期成功举办

2023-02-01 14:47
49057

2023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公益大讲堂第九十九期成功举办

2023-01-22 19:37
48010

2022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公益大讲堂第九十五期成功举办

2023-01-03 14:29
96411

2022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公益大讲堂第九十四期成功举办

2022-12-19 15:37
36029

德益世国际保理为孟加拉服装贸易商提供600万美元资金

2022-12-13 09:23
29570

2022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公益大讲堂第九十三期成功举办

2022-12-10 19:58
1710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